第十七章 夜袭(2/2)
谢钦雪盯着她的眼睛,半晌,才笑道:“好啦好啦!信你!不管怎么说,你也算救了我一命,要我怎么报答你啊?”
“他们找的是我,算我连累你。”
“怎么能这么说呢?别说是你我是朋友,就算只是陌生人也断没有见死不救袖手旁观的道理。我出手帮你是江湖道义,被你所救却是受你的恩。”谢钦雪笑嘻嘻凑过来:“要不,我以身相许?”
叶宸转身便走。
谢钦雪赶紧追上去:“哎哎哎开个玩笑嘛!”
叶宸感觉发间一动,她伸手去摸,手中触到的,是谢钦雪的流云纹簪。
方才被她掷出去打断了利剑,救了谢钦雪的发簪。
叶宸看她笑眯眯的样子,问道:“干什么?”
“你的簪子给我了,就暂且用我的束发,不是很好吗?”谢钦雪歪了歪头,“而且我觉得,你戴这簪子十分合适!”
叶宸将簪子取下,道:“我戴我自己的更合适。”
谢钦雪笑着伸手:“解药?”
叶宸将流云纹簪放在谢钦雪手中,道:“木簪还我,就给你解药。”
谢钦雪笑而不语,又将簪子插回叶宸头上,然后背着手一步一踱摇头晃脑的走进夜色里。
叶宸望着她的背影,手摸到发簪,想了一会儿,没有取下来。
热闹的灯笼街上,叶宸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前面那个时而健步如飞,时而蹦蹦跳跳的身影。
叶宸的注意力全被那个人吸引走了,所以她并不知道,在她同谢钦雪路过街口杂耍团表演的时候,陇西李家三小姐正站在那里,望着一个杂耍人耍弄着一把剑。
人群中,身穿橘色衣衫李家三小姐出神的样子,就好像她眼中看到的不是杂耍人,而是她的情郎。
戌时已过,灯市街依然人声鼎沸,喧闹声都传到这么偏远的街道了。
李未漪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四下无人,平日里总是端庄的身形有了几分懒散。
方才李坤那个木头被她骂回去了,不用想都能知道,一定是李乾那个长嘴乌鸦不放心她一个人出来,才偷偷派李坤保护。
虽说这一个月洛阳城内龙蛇混杂些,但好歹也是天子帝都,总不至于有人半路劫道吧。李未漪这样想着,脚下步子更慢了些。等回家之后定要好好收拾李乾这个总喜欢多管闲事的乌鸦嘴。
意外总是发生在这样的夜晚。
突然的,猝不及防的,撕裂夜晚的平静。
一个持刀黑衣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路上,正阻住李未漪的去路。
李未漪一惊,随即冷静下来,刻意提高声调问道:“阁下是谁,为何阻我去路?”
黑衣人不答,缓步向她走来。
李未漪知道自己拙劣的求救伎俩已经被看穿,双手紧张的绞在一起,一点一点向后退去。
“我是陇西李家的小姐,不知阁下奉谁人之命前来刺杀,不论对方出价多少,我李家愿出双倍,请阁下放我一条生路。”
“如阁下愿意放我一马,陇西李家将感激不尽,阁下若有任何差遣,我李家也绝不推辞!”
“阁下行走江湖,想必对陇西李家的势力也有耳闻,若是阁下执意杀了我,以后也免不了被李家追杀至天涯海角。请阁下三思!”
她说了这么多,对方依然步步紧逼,李未漪心知遇到了一个软硬不吃的人,正在飞速思考如何躲过这一劫时,一直紧逼她的黑衣人却停住了脚步。李未漪不敢松懈精神,又退了两步,却发现自己脚下踩上了另一个人的影子。
那个人站在她身后,月光将他的影子拉的细长,他向前走了几步,将李未漪笼罩在他的身影之下。
李未漪没有回头,因为她已经猜到了来的人是谁。
杀气四起,黑衣人举刀飞砍过来,李未漪只觉得耳边飘过一阵疾风,然后便是几声极具穿透力的刀剑相撞的声音。不过眨眼的功夫,黑衣人已被逼的飞身退了数丈才停下。
黑衣人身上杀气退了许多,他默默注视了一会儿站在李未漪身前的男子,两人对峙了片刻,黑衣人侧身窜进了漆黑的曲折小巷之中。
“在江湖杀手不愿与之为敌的人中,陇西李家的暗卫‘止锋’绝对榜上有名。你不该让暗卫离开你的。”
“是。未漪谢过墨掌宗。未漪告辞。”李未漪转身匆匆要走,像要逃离什么。
“李姑娘,”顿了一顿,身后传来的声音带了几分犹豫:“你的玉佩我已归还给前来试探我的李家暗卫,你......”
“我知道。”李未漪出声打断。
你还给我的,又哪里仅仅只是一块玉佩而已呢......
李未漪强迫自己控制着声音里的颤抖:“墨掌宗不必说了,上次,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放心,未漪不是那种不知羞耻之人,不会纠缠的。”
他默默看着她,没有出声。
好一会儿,李未漪平复了起伏的心绪,声音里有些许悲伤的释然:“墨诀,你我之间,情出自愿,我不后悔,也尊重你的选择。”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望向他。
她从前偷偷跑出家门跟他出去玩儿的时候,常笑得开怀。墨诀几乎见过她所有的样子,笑的,哭的,生气的,闹别扭的......可是却从没见过她此时此刻的样子。
那是眼里不再有他的样子。
李未漪朝他郑重一礼,月光下,她眸中有些许清清亮亮的东西:“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她端庄持重,礼数丝毫不乱,一眼便能看出她不同于江湖草莽的高贵出身。
墨诀忽然想起初见她之时。
那年,他从秦淮回大漠,路过陇西,在一家酒楼歇脚。
她一身橘色锦衣,作男子打扮,一手执折扇,一手摇晃着装满水的酒壶,装作纨绔子弟的样子一脚踩在他坐的长椅上,笑道:“我记得卓文君的《诀别书》中有一句: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兄台这个名字倒是有意思啊!”
那时,他们因这一句话而相识;如今,他们也以这句话结束。
墨诀没有像从前那样等到李未漪走远才离去。
相反,这一次,李未漪刚走出两步,他便也转身离开。
一个是陇西李家的三小姐,一个是大漠玄亭的现任掌宗。
一个是自小就受严格礼教的贵族小姐,一个是身在风雨江湖的逍遥浪子。
原本就背道而驰的两个人,谁都没有回头,谁都没有挽留。
杏林春暖的守门小童早早便在门边候着了,他提了灯,引着李未漪回内院。
守门小童目送三小姐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他有些迷惑的挠挠头。今天的三小姐似乎同往常有点不一样,怎么有一种魂不守舍的感觉?
当李未漪关上东厢房的门时,它轻轻地“咔吱”响了一声。
黑暗中,这是陇西李家三小姐此生唯一一次,任由眼泪如决堤般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