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2/2)
邬县令有听没有懂,皱眉道:“这是什么话?罢了,不管是什么话,进衙门再说吧。”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一进去,衙门里她见过的县尉、文书、衙役都还在,他们也都瘦了一圈,形容憔悴。
潘筠忍不住问道:“大明没给你们发俸禄?还是克扣了?怎么大家都过得很凄惨的样子?”
邬县令瞥了她一眼道:“案发后我即刻命人快马加鞭入京上报。”
潘筠点头:“这事我知道,然后呢?”
“此案重大,加之涉及杨家,刑部当时就派了巡察官员下来,因为有你帮助取得的口供,此案只查了不到一月,相关的口供、人证和物证就做好了,由刑部的巡察官员带到京城。”
潘筠点头。
邬县令叹息一声:“但案子到京城后迟迟没有下文,巡察的向大人临走前和本官透露过,此案时间跨度大,本县未来前便已是累案,主要责任不在我,且案发后本官积极破案,虽然保不住县令之职,但调派到其他县做个县丞、县尉应该没问题。但,他一去就没消息了……”
“我一直催问,但你也知道,我只是个县令,按规矩,我需通过知府衙门向布政司,再向京城催问。”
邬县令没说完,潘筠已经目露同情。
程序,你不能说它不对,毕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但,有时候真的很费时间。
师爷提了茶壶来给他们倒茶,邬县令继续道:“催了两月,报上去的案子说是口供有误,所以另派刑部和都察院的官员下来协查。”
潘筠:“来了吗?”
“来了呀,才走没两月,”邬县令抬眼看她:“钱知孝和薛辛都反口了,下来的官员查了一个多月,好在他们虽反口,但我们查回来的物证和人证目前都没问题,就是他们走了两月也没消息,知府大人说,这两月朝廷在忙开海禁和倭国银山的事,所以没空搭理我们。”
“放屁,文武百官,各司其职,难道每天就为开海禁和倭国银山的事讨论不成?其他的事不做了?”潘筠皱眉:“这是有人从中作梗啊。”
邬县令叹息:“谁说不是呢?这刀悬在脖子上,要掉不掉的,你说我能过好吗?”
潘筠眼珠子一转,身子朝他一倾,隔着一张桌子问他:“邬县令,谁要从中作梗呢?为何要从中作梗呢?”
邬县令也靠近她,低声道:“此事本官也认真想过,牢里关着的那些人中,只怕有人没吐干净,外面有人怕他扯出泥来,所以不得不保他,我猜测,当然,没有证据,但我有理由怀疑,此事跟柳小红的死有关。”
他快速看了一眼柳小红,低声道:“所有人中,只有柳小红死得最特别,没有死时的画像,也没人知道她死在谁手里,连尸骨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
潘筠:“谁?”
邬县令一脸忧郁。
潘筠啧的一声道:“怕甚,我们私底下说的,我又不能把你卖了。”
邬县令就低声道:“这半年我也小心留意了,我发现薛辛的态度不太对,在牢里关的日子越长,他好像越自信自己可以出去,而且,他家里一直往大牢里砸钱,上下打点。”
“钱知孝的官不是最高的吗?”
邬县令低声道:“钱知孝都快病死了,我看他心灰意冷得很,虽然反口,但是垂死挣扎,并没有自信能出去。”
邬县令见潘筠若有所思,立即道:“当然,这都是本官的猜测,没有证据,便不能作数。唉,尤其是现在案子推进困难,若无实证,报上去也会被打回来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