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终宋 > 第638章 清醒

第638章 清醒(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姐夫是太子 细说红尘 赝太子 北派盗墓笔记 皓玉真仙 国师不修行 百世求仙 不科学御兽 宝妈靠囤货在末世躺赢 古神在低语

歼敌四万,挟大胜之势杀来,气势直冲云霄。

城头守军骇然。

攻城正急,忽然,只见西北方向烟尘滚滚。

号角声起,宋军旗帜摇晃。

很快,秦州城东门大开,汪直臣径直领着一千余骑狂奔而出。

虽然巩昌方向杀来的宋军只有一千人,但已足够了。

半个时辰后,李瑕登城而望,只见渭水东流,已看不到逃命的身影。

“你三弟很聪明啊。”

汪忠臣被宋军士气所惊,默默无言。

他此时才发现,原来陇西这地界,攻守之势已易。

中悲伤,不想说话,又不敢不应李瑕的话。

“他不可能守得住,城中不过驻防兵力两千,援兵精骑一千,节帅却有两倍雄兵攻城……”

道理很简单。

各地驻防军既未被汪良臣抽调去参与临洮决战,本身便不甚精锐。

这些守军见到宋军从祁山道杀出来,其实都猜到汪良臣的四万大军被全歼了,哪还有多少士气?

之所以还肯守城,那是在等援军。

当看到巩昌方向又有宋军过来,那便是说明巩昌已经被攻破了,更是心胆俱丧。

汪直臣若不早逃,难保不会马上就有驻防军反戈而击。

他甚至只敢带自己的一千精骑,毕竟,蒙古汉军也并非个个都有马、都会骑马。

“恩主……我三弟……”

“放心吧,我不会再拿你家中人口威胁汪直臣。”李瑕道: “我们说好了。”

“谢恩主!”

“去吧,把军中去过成都的指出来。”

“既然恩主本就要撤换他们,何……”

“我就是要你来指,是由你汪家一个个出卖他们的。”李瑕道, “此事,我们也说好了。”

汪忠臣闭上眼,缓了缓,再次磕了了个头,道: “是,也请恩主提防刘黑马来攻。”

该谈的条件都谈好了,他如今还毕恭毕敬,则是为了活命。

他不怕死,但在保全了家族血脉之后,也愿意多为自己挣一挣命……

李瑕站在城头看了一眼,南面宋军则已进了城。

不一会儿,诸将上前相见。

“贺喜大帅收复陇西!”

李瑕转头看去,难得笑了笑。

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伏击汪良臣之后,陇西防备已空虚至极,拿下并无太多悬念。

但还是欣慰的……

良久,谈了祁山道上的情形,诸将便谈起接下来的布防。

无非是多派探马,在高山上驻军瞭望,待关中兵力反扑,确定其主攻方向,拒敌于渭河河谷或街亭隘口。

在威远楼上时,汪忠臣劝李瑕只有收汪家才能尽快平定陇西,以应付刘黑马的反攻。

这不过是自抬身价而已,不能全信。

占据陇西一役,最关键的只有洛门道。

李瑕急袭成功,便已抢占了先机。

一步快,步步快。

刘黑马已来不及了。

在关中收到消息、决定是否出兵、商讨策略、准备军需……种种动作下来,不可能快得过李瑕风卷残云般控制陇西要道的速度。

这依旧是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且双方的兵力、士气,以及地利优势已完全反过来了。

这是短期内的形势。

而从长期来看,李瑕能一点点吸收俘虏,能继续抽调汉中的驻防兵力,甚至向京湖、两淮求援;反观忽烈,正在迎战阿里不哥,难以调兵前来支援刘黑马。

事实上,李瑕并不怕刘黑马反攻陇西,只怕刘黑马不来。

他最擅长的是什么?

山地防守、歼敌、反攻。

如今再放眼关陇,两股十万大军已丧尽。八千宋军,实力已摆得上台面!

刘黑马一来,陷入苦战,李瑕便可收服。

再得刘家万余骑兵,足可谋关中……

由炎帝陵返凤翔府的路上,廉希宪正与刘黑马并辔而行。

“我不得不承认,与李瑕对手,我已失了事机。四万大军尽失,我们已没有讨伐李瑕的实

力了。更可怕者,我方诸将犹不清醒,并未认清局势。故而,我不会让刘公出兵。”

刘黑马道: “实在是……儿郎们在垅塬、临洮伤亡惨重。”

“不错。”廉希宪道: “也请刘公宽心,眼前虽不利,暂时而已。只等陛下一战平阿里不哥于漠北,蒙古铁骑调转头来,即可一举灭宋,又何况李瑕?”

刘黑马长舒一口气。

眼下,他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廉希宪安抚住刘黑马,之后,却是话风一转,道: “我只怕放任下去,让李瑕在陇西站稳脚跟啊。”

之前他说的一切都是局势,此时,才开始抛出了谋划。

“其实,汉中已空虚,此番是真的兵力空虚,李瑕兵力皆在陇西矣。”

刘黑马眯了眯眼,摇头道: “然蜀道关隘皆在宋军手中,李瑕谋局深远啊。”

“我们亦须虚虚实实,佯兵于街亭,以一支奇兵偷取汉中,扼住李瑕归路,其势自灭。”

“这……”

“刘公亦知晓,不可放任李瑕于陇西立足,然其兵势扼守陇西要道,眼前难以攻克。汉中则不同,哪怕是吓唬他,逼他分散兵力、夺回事机也好。”

话虽如此,廉希宪已双手放掉缰绳,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折,递给刘黑马。

“待拿下汉中,我欲请奏陛下,将利州东西两路并为一路,由刘公出任军民经略使。”

刘黑马一愣,伸手接过,低头沉思。

这与刘元振当时的劝说截然不同。说辞似乎有些相像,但廉希宪对局势之洞察,对人心之把握,绝非刘元振可比。

廉希宪于马背上回望着关中,最后又喃喃自语了一句。

“经略一方、安抚生黎,国家以大计委我,当死生与之……”

------题外话------

今天没有加更,大家不用等求订阅,求月票

目录
新书推荐: 史上最强驸马爷 帝国大闲人 最强合成旅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民国:王牌飞行员 青简史记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