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解惑(2/2)
此言一出,各位代表都是齐齐一叹,虽然有些可惜,但是他们也知道当官是不可能的。
看见众代表有些气馁的表现,陈理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
“官员在未来会有的,但是代表并不是官员。”
这时一直默默观察的商人朱四海出言了。
“据我所知,首领所说的这些东西,与民主与体制很类似啊!不知()
是否有其关系。”
看了朱四海一眼,没想到天行寨居然有人与洋人打过交道,虽然在满清大门被列强用坚船大炮轰开后,有很多洋人进入了中国,但是也是局限于沿海等地。
这个叫做朱四海的商人不仅与洋人有过交流,还懂得一些政治制度与民主文化。
随着朱四海的问题,其他的代表开始议论纷纷,对于洋人的那些东西,他们基本是没有什么了解的。
“没错,代表制度有一些洋人的思想在其中,但是只是部分,更多是根据我们天行寨进行设计而创造出来的。”
面对陈理的话,那些不了解的人都没有什么反应,唯独朱四海眼中的震惊更加浓郁,能够吸收洋人的东西并加以改造利用,那么至少说明陈理对于外国的各种制度都有很深的理解。
这可了不得啊,自然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就有不少能人志士开始出国苦寻救国之道。
但是真正有收获的却是寥寥几人,更多的只是学到了皮毛。
如今再看这个代表制度,朱四海的确觉得比其他人的极端改革思潮更好,也更加贴近中国的现实。
难道这个陈理就是那些为了救国,而独自出国学习各种思想与制度后,得到了真正的救国之道的能人志士吗?
一想到这,他对于陈理的敬佩之前油然而发,曾经几时他也是一腔热血想要报国,但是可惜屡次碰壁而放弃。
就在朱四海为陈理塑造着波澜壮阔的求学旅程,幻想着他可能经历过的无数可能的磨难,朱四海就激动地浑身发抖,就像是见到自己的爱豆一般。
“现在我们不谈官吏的事情,先说一说代表的职责。”陈理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开始说道。
“代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参与到未来我们天行寨的规划与建设中去,所有的代表都可以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到陈理这样说,众代表都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沉重的责任,毕竟他们不仅仅是自己,更是那些与自己相同的人群的共同利益。
一时间,众代表陷入了沉默。
“好,我张大山当这个代表!”张老汉第一出声接下了这个责任。
看到张老汉如此果断,其余人也是纷纷下定决心。
“我铁云愿意当代表。”
“算我一个”
“...”
一时间从者云集
拿着手上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