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54章 立场问题

第554章 立场问题(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又见九叔 复仇少年的逆天赞歌 血与酒之歌 武神伐仙 风流神帝:今日尤物乱道心 玄幻:我的宗门强无敌 跨异界联合王国 从一株神柳开始修仙 穹苍之巅 长生:修仙从发展下线开始

第554章 立场问题

思虑再三,刘荣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深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曾几何时;

尤其是先帝尚在之时,在面对先帝‘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考量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询问时,刘荣几乎是将坦诚二字贯彻到底。

除了穿越者身份之外,刘荣对先帝可谓是极尽坦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甚至就连自己想做储君,并且认为只有自己做储君,才对汉家最有利的看法,刘荣都毫无保留的说给了先帝听。

因为在当时的刘荣看来,这世间,几乎没有人能在先帝面前说谎。

任何魑魅魍魉、蝇营狗苟,都会在这位做了二十多年储君的壮年天子面前无所遁形。

所以,当时的刘荣秉承着‘与其遮遮掩掩,弄巧成拙,不如坦坦荡荡’的原则,对先帝几可谓毫无保留。

而今,在面对窦老太后拐弯抹角的提醒自己‘当心曹氏外戚’,实则却是在为自家的窦氏争取显赫期延长的提点,刘荣却不再认为坦诚更好,亦或是坦诚的性价比更高了。

究其原因,其实稍微有些复杂。

首先,是立场问题。

根据刘荣仍旧清晰的记忆,先帝老爷子对待事物的立场,其实非常纯粹。

——以宗庙、社稷的稳定延续为先,摆在毋庸置疑的第一位,再将国家利益,以及自己的个人利益并列排在第二位。

简而言之,就是遇到事时,先帝首先考虑的,是这么做是否有损宗庙、社稷的稳定。

——如果并不有损于宗庙、社稷安稳,那这件事在先帝老爷子眼中,便算是半个‘能干’的事儿。

至于剩下的一半,则看这件事,是会对国家带来利益,还是会为先帝老爷子自己带来利益。

只要占了其中一个,那这事儿便能过先帝老爷子的关。

若是两个都占,那没说的——先帝必然双手双脚支持。

具体的案例,便是当年,即将获封为太子储君的当今刘荣,主持关中粮价平抑一事。

当年的事,先帝是有能力兜底的。

无论刘荣最后闹成什么样,先帝都有能力收拾残局。

所以,让刘荣平抑粮价,是不会威胁到宗庙、社稷的稳定的。

至于这件事,能为汉家带来的国家利益,以及为先帝带来的个人利益,也是一目了然。

——粮价如果得以平抑,那宗庙、社稷就此得安,外加国朝之后、未来的储君太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让天下人有了归属;

先帝则了却一桩心事,可以就此放心的确立皇储,并专心培养刘荣,顺带着还能省点心,不用亲自去处理棘手又累人的粮价平抑一事。

无损于宗庙社稷稳定,对国家有好处,对先帝也有好处,于是先帝主动提出此事,作为刘荣获立为台子除菌之前的考验。

看似是多此一举,实则,却是水到渠成。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情况——无损于宗庙社稷稳定,且在国家利益和先帝个人利益中,满足一个或两个,这两种情况外,还有第三种情况。

这么做,有损于宗庙、社稷的安稳,极有可能引发动荡;

这个时候,就要同时满足国家利益,以及先帝老爷子个人利益两个要求,这件事才有可能成行。

晁错当年拿出来的《削藩策》,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

无论是从吴楚之乱爆发前,长安朝堂的预判,还是吴楚之乱真正爆发后的叛乱规模,都能明显看出:推动《削藩策》所引发的后果,其实是严重影响到了汉家宗庙、社稷的安稳的。

但即便如此,先帝也还是毅然决然,选择推动《削藩策》,哪怕最终闹出来个吴楚七国之乱,也仍旧在所不惜。

究其原因,便如上文所说:《削藩策》的推动,虽然动摇了汉家宗庙社稷的稳定,但无论是对汉家,还是对先帝老爷子自己,都带来了极为显著的利益。

在国家利益层面,《削藩策》无论最终是否引发宗亲诸侯叛乱,都是对汉家具备长足的积极影响的。

——没有叛乱,那就是温和手段处理掉尾大不掉的宗亲诸侯;

有叛乱,便是如真实发生的吴楚七国之乱那样,便是通过相对体面的粗暴手段,来解决宗亲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

反正就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只要《削藩策》被推出来,那宗亲诸侯的问题就是能解决掉。

区别只在于:宗亲诸侯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后被镇压。

过去这些年——尤其是先帝驾崩,当今刘荣即位后的这些年,坊间对于当年之事,其实一直都有激烈的讨论。

有人说,先帝错在《削藩策》推动的太急,没有逐个击破,而是平等的将所有关东诸侯都当成了乐色,促使关东诸侯联合反叛,最终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也有人说,《削藩策》本身就是急于求成的策略,如果先帝能采取其他更温和的措施,最终结果,必然不至于闹到吴楚七国之乱的程度。

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据,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一致论调。

但对于当年的事,刘荣始终都看的无比清晰。

——《削藩策》,并非先帝一意孤行,强行推动,而是已经到了非推动不可的地步!

甚至可以说:一场吴、楚为首的关东宗亲联合叛乱,已经到了再不爆发——再拖十几二十年爆发,长安朝堂就要处理不了的地步!

试想一下。

在太祖高皇帝分封刘濞为吴王时,刘濞的吴国,虽有三郡五十三城之地,但人口却只有不到十万户、至多不超过三十万人。

之后短短四十年,吴王刘濞开铜山,私铸钱,广庇天下亡命徒;

在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时,哪怕是把吴地能战之男都押上了牌桌,却也凑出了足足三十万人的军队!

至于人口,早就从汉初,刘濞得封为吴王时的不足十万户、至多三十万,暴涨到了二十七万户,一百三十余万口!

更恐怖的是:这二十七万户、一百三十余万口人家,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

——刘濞全包了!

农税,口赋,甚至于每百亩地三石的刍、二石的藁,刘濞都自掏腰包补齐了!

就这个人口基数,战争动员能力,外加这份能直接全面免除税赋的财力!

真要让刘濞再苟二十年发育,那还了得?

事实上,在吴楚之乱爆发之前,吴国强大起来的异常速度,已经引起长安朝堂的注意力。

——和后世,吸走整个蜀地的天府之城一样,刘濞在位时期的吴国,同样在虹吸周边郡国的人口!

人人都想成为吴国子民,过上不弄缴纳税赋,甚至可以铸钱、煮盐得利的轻松生活。

所以,哪怕是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若是放任刘濞继续苟二十年发育,那别说吴楚七国——单就是一个吴国,都可能发育成长安朝堂中央不敢轻举妄动,至少不该逼反的强大实力。

到那时,再加上楚、赵,以及齐系、淮南系各路诸侯,那汉家就真的要变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 玄幻:我真不想当大好人啊! 我的魔法熟练度能突破上限 刚成死灵巫师,万魂幡是什么鬼? 修仙世界的巫师 长生仙缘:从享受完美人生开始 退婚当天,大帝亲爹为我撑腰 从武道词条开始成神! 这个Bug太棒了! 主宰从重生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