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去繁就简(2/2)
诸葛亮回到本阵,曹彰笑着问道:“看孔明你的神情,周瑜应该是输得还不服气,还要与你再继续赌斗吧?!”
诸葛亮笑着点头:“司空料事如神。周瑜提出要我布阵,三日后破领兵来破阵,我已应允!”
“哦,那不知孔明是打算布下何等阵型来迎战周瑜?!”曹彰颇为好奇地询问着。
八门金锁阵这样的奇阵,双方都能各自布阵破解,若是诸葛亮不摆出一座奇阵,只怕周瑜也能找到破解之法。
诸葛亮听了曹彰的话却笑了,非常自信地回答:“我只需最为寻常的箕形阵,就可再胜周瑜!”
曹彰听了诸葛亮的话,却是瞬间动容,随即明白了诸葛亮话语里的意思。
所谓的阵法,其实就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
在远古时期()
,人类的战争更多体现为部落之间的争斗,当时也没有固定的军队,也没有什么战术指挥,就是一拥而上的群殴,那个时候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阵法”。
随后时代不断发展,开始有了国家的诞生,战争中的俘虏成了部落战争的主要战利品。
为了确保在战争中获胜,国家开始豢养军队,这时军队成了编制存在,作战时也开始有一定的战术,有明确的指挥,这个时候也就有了队形的存在,这就是最古老的“阵”。
根据曹彰读过的历史书籍,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战阵就是起源于中国的商朝后期。
这个时候的阵也相对简单,就是按照部队编织,将人员一字或者方形排列出来。
而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不断爆发,历史不断演变,到了春秋、战国,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
到了后来的秦、汉时期,军队做战时,战术和部队调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也就产生了更多的“阵型”。
阵法操练,是古代治军的重要方法。.
通过操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大地发挥部队的战力。
阵法操练是将乌合之众训练成军队的有效途径,多以旗号、金、鼓为主进行指挥。
但无论阵法如何发展演变,它存在的意义还是为了有效地组织调动部队,发挥部队最大的局部优势,对敌人形成打击,获得胜利。
所以,有时候,阵法的运用,并不在于阵法本身有多复杂,而在于指挥者的头脑和灵活调度。能够做到千万军马统一指挥,合理调动,这样即使最简单的阵型,也可以发挥出最大威力。
诸葛亮提出用最简单的箕形阵来进行斗阵,就是去繁就简,在最简单的阵法变化中找到破敌制胜的方法。
这是对阵法研究到了一定高度之后的自信表现,也是一个统率者对于自己部队执行力有着充分信心的决定。
“好,孔明果然是有卧龙之称,总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那我就期待着你三日之后,可以用最简单的箕形阵大破周瑜,彻底击碎他最后的信心!”曹彰点头对诸葛亮的想法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