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忠若奸(1/2)
新野和江夏之间的一处山丘上。
一名士卒骑马飞驰而过。
将军,荆州牧刘表有书信一封要交给您。
士卒恭敬地递上书信后便在孙坚的示意下转身离去了。
孙坚沉吟了数息,拆开信,一目十行,片刻时间便将书信看完了。
父亲?见孙坚不说话,虽然已经猜到了原因,但孙策还是开口问了一声。
孙坚闭眼思量了一会,看了看孙策,点头道:嗯,为玉玺而来。刘表约我到前面的山谷见面。
一旁的韩当哼道:主公,看来刘表老儿已经做好伏兵了,想来是打算拿不到玉玺就动手了。咱们杀回长沙去!我们江东军什么时候怕过刘表的荆州军啊?
孙坚叹了口气,说道:别说了,我心中之愿你们不是不清楚。何况汉室于我有知遇之恩,现在天子蒙难,我岂能因一个玉玺就背叛朝廷。
我观十几路诸侯只有公孙瓒、刘备、曹操等寥寥几人是真心平乱安邦的忠臣,可惜这玉玺不论交给谁都是个祸端,我更不可能将玉玺交给袁绍这个小人,不得已才将玉玺带走。
刘表是汉室宗亲,又手握重兵,他既向我讨要,于情于理我都没有不给之理,玉玺由他保管,我也安心了。篳趣閣
主公,三思啊!程普等人纷纷开口劝谏。
他们怎能甘心?
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都功败垂成,天子被裹挟去了长安,国都毁于火海,这日后还是大汉的天下吗?
这天下是该变了!
那日后谁能统帅江东,征战天下?
是孙坚!在程普等人看来,这玉玺正是天意授国!
孙坚却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厉声道: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
众将连连叹息,这才不情不愿地缓缓散去了,山头上只剩下孙坚孙策父子。
孙策忍不住上前问道:父亲,你为汉室尽忠,损兵折将,甚至背负骂名,现在就这样把玉玺拱手相让,这样值吗?
孙坚微微一笑,揽过孙策的肩膀,指着不远处的士兵们说道:伯符,你看这些士卒,当兵能得到什么?
见孙策疑惑地看着自己不说话,孙坚继续道。
粮饷吗?为了一口饭,赌上性命值吗?
无数将士为爹浴血而战,不离不弃,他们就只是因为一口饭吗?
不是的。他们都有一个梦想。
他们梦想着有朝一日天下太平,父母妻儿有衣穿、有饭吃,不用再受战乱之苦。
因此,他们才与众不同。
他们才成为了爹驰骋天下的精锐之师。
他们把梦想寄托在爹的身上,相信爹能带他们实现这个梦想。他们觉得值。
爹也有一个梦想,跟他们一样的梦想。
所以爹才兴兵讨贼,匡扶汉室,拨乱反正,只要有一天乱世得平,爹觉得就值了。
孙策说不出话来。
&ddo;&ddo;&ddo;&ddo;&ddo;&ddo;
孙坚出发后不久,三将终于还是忍不住来大帐见孙策。
少主,不能轻信刘表啊,主公只带三千人去见刘表,太冒险了!万一刘表翻脸,主公危矣!程普看着孙策,忧心忡忡的说道。
孙策看着三位叔叔,轻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刘表为玉玺而来。父亲既然决定把玉玺给他,他怎么会为难父亲?
黄盖急道:少主,你想想,曹操带出天子血诏昭告天下,请诸侯共伐逆贼。主公远在长沙尚且出兵会盟,他刘表身为汉()
室宗亲,却坐守襄阳不派一兵一卒,刘表此人分明是个无信无义之徒,哪里会讲什么道理?
听到这里,孙策不禁有些担心,觉得父亲只带这点兵马确实有些欠妥了。只是,他现在如果再调动剩下的兵马随行,会不会又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孙策紧锁眉头,踌躇起来。
韩当见孙策动摇下来,趁热打铁道:少主,你想想,主公把玉玺给了刘表,刘表会感激主公的忠义吗?他只会以为,主公贪图玉玺背信而走,结果来到这里被他截住,惧怕于他,这才无奈的交出了玉玺。若刘表怕主公怀恨在心,日后报复他,要杀了主公以除后患呢?
孙策大惊,猛得离座而起,把凳子弄翻了也浑然不觉,脸色凝重道:让所有士卒做好战斗准备,你们去帮我先集合虎啸营,我带虎啸营先行。
黄盖道:少主,若刘表真的翻脸了,此行危险,还是让我等率虎啸营先行吧。
孙策摇了摇头道:我必须去,没有父亲将令,我担心这3千虎啸精骑你们一个人也带不出这营门。诸将听令!
三人一听,连忙正色道:在!
孙坚继续道:韩当、黄盖随我率虎啸营先行,若遇敌军阻截黄盖领一千人留下杀敌确保我等后路,韩当随我直冲进去,直到找到父帅为止,程普领后军四千人接应我们撤离。
三人齐声道:领命!
&ddo;&ddo;&ddo;&ddo;&ddo;&ddo;
眼见孙坚领着士卒走进了山谷。
远处的山上一起眺望的刘表和蔡瑁两人不禁有些紧张。
报,孙坚已领军进入山谷,黄祖将军领两千士卒埋伏在了谷口,只要主公这里厮杀起来,黄祖将军就断掉孙坚后路。
蔡瑁笑道:孙坚已成瓮中之鳖,主公下令吧。
刘表神思不属,脸色阴晴不定:真要杀孙坚?万一他愿意交出玉玺呢?我看还是让我先劝劝他吧。
蔡瑁一听便知道刘表这时又懦弱起来,心中颇为不屑,脸上却恭敬道:主公,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