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共同的敌人(2/2)
“是。”陈明鑫皆一一应下。
相比陈母只是庆幸于苏小小的大度,陈明鑫对于《()
塞下曲》却有更深刻的解读。
圣人洞悉天机,与妖蛮签下千年不战之约。
期间,人族外无危机,便内斗不止。
乌孙与大周王朝常有边境遭遇战,互有胜负。
及至妖蛮常侵人族诸国,乌孙莫昆顾全大局,方对大周称臣。
苏小小以此借喻,这是说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如妖蛮之于乌孙和大周。
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要放下成见同仇敌忾。
而所谓共同的敌人,陈明鑫略略一想,便想到了已经去了盛京城中的陶婉。
苏陈两家地位悬殊,本是不会结亲的。
当年,陶婉刻意与陈明鑫交好,方促成了婚事。
定亲的是她,一朝找回贵女身份,便道当初并非刻意结交,不过是生意往来,要求退亲的是她。
退亲不退彩礼,将所有彩礼都抬去了盛京的依旧是她。
陶婉不仅拿走了陈家的彩礼,苏家多年的积蓄,也以都是用她的办法挣来的理由悉数拿走了。
因此陈家上门抬彩礼,苏家才会一个子都拿不出来,最后陈母愤而搬空了苏家的家私。
苏家与国公府当年为何会抱错孩子,是非姑且不论。
苏家与陈家的事,却实实在在皆因陶婉。
因此,苏小小提到共同的敌人,陈明鑫才会想到陶婉。
“苏小姐宽宏大量,我亦有一句话要说,英雄所见略同。”
苏小小哪里能知道自己赠一首塞下曲,陈明鑫已经从胯骨肘子想到了城门楼子。
全然没听出这是发出对抗陶婉统一战线联盟成立邀约,只当陈明鑫在说两家化干戈为玉帛的事情。
苏小小点头:“那就好。”
陈明鑫却以为苏小小这是答应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陶婉。
当即抱拳,满面诚恳:“若有吩咐,但凭驱策。”
驱策?苏小小怎么听这话怪怪的。
正要细问,县令钟周入席,开始给在场的众人讲解吾所闻的内容。
所有童生皆专心致志地听着钟周讲解,苏小小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就是二八定律了。
在场的本就是县试的佼佼者,一群天骄。
考试之后,又有进士文位的县令亲自充当讲郎,讲解真题。
他们与普通童生,以及没有考上童生的读书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百分之二十的人享有社会百分之八十的资源,百分之八十的人分享剩下的百分之二十。
在这个读书者掌控天地之力的世界依旧适用。
随着钟周的讲解,苏小小了解到更多的常识。
昔年,孔子驾列国车,持春秋笔,迫妖蛮签下千年不战之约。
列国车和春秋笔就是世界最初的文宝。
之后,举人或以上的文人在临死前,将毕生才气经诗文注入器物,亦可形成文宝。
众圣更是自成一方才气世界,常用的物品能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宝。
想来原身以心头血温养宝砚,就是受此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