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欧洲人要绷不住了(2/2)
但这张底牌是在之前的研究过程中顺便发现的,并不在一开始的计划之内。
至于常浩南原本的想法,其实非常单纯——
哪怕放任松下或者lg跟华夏在同一个起点竞争,他们也不可能在锂电领域实现领先。
只不过,显然还是这种“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解释,更容易让人放心。
而对方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好!好!好!”万主任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振奋的神情,“既然如此,科技委就等着你们的喜讯了!”
常浩南笑着纠正:“在具体电极材料这方面,应该是等待连海化物所的喜讯才对。”
“哦?”
“火炬实验室每年的招生和聘用人数有限,科研牛……科研人员数量不够。”常浩南差点把牛马俩字给说出来,好在及时改口,“所以我们只负责解决最核心的原理和计算问题,而材料合成和测试环节则会交给连海化物所来完成。”
常浩南本来就没有涉足电池方面的计划,这几个月所做的一切,最初只不过是为了得到一台能够稳定商用的tem-apt联用设备而已。
火炬实验室真正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负折射材料。
那才是接下来一个阶段的杀招。
当然这件事,即便是科技委一把手,常浩南也暂时不准备透露。
就在此时,超算中心的大门再次打开。
柳晨晨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常总,万主任,抱歉打扰,有一通来自航空动力集团的紧急电话接入,刚刚已经转接到您的办公室。”
常浩南和万主任同时一怔。
“常院士,既然您有紧急公务,我就不继续打扰了。”后者顺势转过身,并示意随行人员准备离开,“今天收获巨大,改日再向您详细请教!”
他主动伸出手,与常浩南有力地握了握。
“万主任慢走,后续规划若有需要我协助之处,随时联系。”
常浩南也没再客套,让柳晨晨送万主任离开,自己则快步返回顶层的办公室,迅速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听筒。
“我是常浩南。”
“常总,是我,任炳达。”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easa那边有新的动向了?”常浩南左手微微攥拳,兴奋地问道。
早在三年前,任炳达就已经从镐发调入航空动力集团总部,此时正在负责ae1500涡扇发动机的适航审定工作,以及更重要的,中欧适航互认协议谈判。
这是关系到新一代国产大飞机如c919能否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关键环节。
此前,虽然ae1500发动机本身的性能表现优异,技术审定工作已近尾声,但牵扯到双边适航互认协议的谈判却因涉及复杂的标准对接、程序互信、甚至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博弈而步履维艰,进展缓慢。
尽管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确实如协议所承诺的那样持续斡旋,谈判仍然多次陷入僵局。
此时突然来“紧急”电话,绝非寻常。
“是的。”电话那头传来任炳达略显急促却又带着难以置信语气的声音:“就在一个小时前,easa的首席谈判代表主动联系了我方谈判组,表示……他们愿意在后续所有悬而未决的谈判细则上,做出建设性让步”
“包括我们之前分歧最大的持续适航监管责任划分、事故调查主导权、以及部分特定极端工况的审定标准统一问题……他们几乎全盘接受了我们之前提出的方案框架,只要求在一些表述细节上稍作调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