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旁听国事【拜谢!再拜!欠更6K】(2/2)
说话间,荣妃将一个戒指放在了明兰手心。
当明兰朝自己座位走去时,荣妃的和皇后娘娘对视了一眼后,意味深长的挑了下眉毛。
皇后娘娘便也明白了方才荣妃接到了自己的示意:之前还有些不确定,今日再次仔细瞧着盛家明兰,便知道当日齐衡想要给谁求赐婚了。
明兰半个屁股沾着椅子,面带微笑的听着殿中众人说着话。
话题也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徐载靖的新院子上。
“母后,儿臣瞧着靖哥的府邸,得要先建上十个八个的院子备着。”太子妃正色道。
“建那么多院子干嘛?”皇后娘娘疑惑道。
太子妃抿嘴微笑,视线从柴铮铮三人身上扫过。
皇后娘娘瞬间会意,笑着点头道:“这话,说的在理!”
看着皇后娘娘的点头动作,明兰等人也很快明白了太子妃话里的意思:‘多建造几个院子给以后的孩子们备着。’
殿内众人看着荣飞燕等人的表情,纷纷轻笑了起来。
皇帝所在的书房。
殿中气氛和皇后娘娘处相比,要肃重紧张很多。
龙椅被从御案后搬了出来,放在和墙一样高的偌大舆图前。
皇帝坐在龙椅中,视线在舆图上游走着。
皇帝身后不远处,落座的太子赵枋和朝中重臣大相公们,也不时将视线放在舆图上,不时的低头议论几句。
大相公们身边,徐载靖坐在绣墩上,手里拿着一张奏帖蹙着眉头仔细看着。
听着周围嗡嗡的议论声,徐载靖将奏帖合上之后,递给了一旁的大内官。
大内官随之将奏帖送到了皇帝处。
“看完了?”皇帝回头看着徐载靖问道。
徐载靖躬身点头。
皇帝捏着奏帖:“嗯,那就来探讨一下吧。”
听到皇帝的话语,一旁大相公道:“陛下,这蒙古诸部中有人和金国秘密议和!这等消息未免太过骇人听闻匪夷所思.”
一旁的重臣大相公纷纷点头表示疑惑。
“陛下,之前蒙古诸部和金国血战,这等仇怨,怎么会议和?”
皇帝表情淡淡的说道:“几位爱卿,此消息来源可靠,证据确凿!蒙古诸部中,确实有人在密谋此事。”
“陛下,既然要议和,那之前蒙古诸部又为何铲除北辽赵家?”
殿中众人看着提出问题的官员,眼神中满是不理解,似乎不懂他为什么这么问。
皇帝看向坐在一旁的徐载靖:“五郎,你说说吧?”
徐载靖刚想站起身,就看到皇帝朝他摆了下手:“坐着说话。”
徐载靖躬身:“是,谢陛下!陈相,之前蒙古诸部铲除赵家,是因为赵家是有北辽宗室授意,一旦议和,蒙古诸部便没了作用和各种好处。”
“如今蒙古诸部和金国议和,我瞧着北辽如今已是引狼入室,金国和蒙古诸部可能将北辽当成了共同的猎物。”
“毕竟,若是将北辽贵族清扫干净,那蒙古诸部便不是客军,不仅能挣脱套在脖子上的缰绳,还能和金国一起享有北辽的所有好处。”
徐载靖说着,周围勋贵高官们有的目露惊讶,有的点头同意。
“当然,还有一种几率极小的可能。”看着周围众人,徐载靖继续道:“那就是我朝耳目被蒙蔽,北辽、蒙古、金国三方在演戏,想要诱骗我朝大军行动。但此事极易弄巧成拙,故,几率不大。”
皇帝微笑点头,环顾四周,道:“海爱卿,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海家主君在绣墩上躬身一礼:“陛下,卫国郡王所言极是。臣瞧着我朝应该有所动作!”
看着皇帝‘继续说’的眼神,海家主君道:“整军备战大军压境自是应当!北辽境内也要多散播蒙古金国联合的消息!同时我朝边境要做好北辽流民的甄别、接纳、另用之事。”
海家主君说完,方才问问题的陈相公便出言道:“陛下!这等天赐良机,臣觉着,我朝合该立即出兵收复燕云才对!”
皇帝点头后看向另一旁的老臣,道:“韩爱卿,你觉着呢?”
须发皆白的韩大相公躬身道:“回陛下,陈大人所言有理,但有些操之过急,老臣同意海大人所言,大军压境,静观其变。”
“韩大相公,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如何有静观其变的说法?”
没等韩大相公说话,发问的陈相便拱手道:“陛下,臣愿奔赴前线为一小卒,愿为收复燕云尽自己一份力。”
听着陈相的话语,殿中的几位高官老狐狸神色不明的对视了一下。
之前和白高国大战,是什么结果谁也不知道!
皇帝本想让这位去西北某处要地镇守,结果这位却‘突然重病’。
最后是让海家大相公兼任了职位。
此时大周兵强马壮,这位倒是争着去当先锋了。
“嗯,朕知晓了。”皇帝点头道。
随后,其他大周重臣们各抒己见,直让徐载靖听的眉毛直挑。
原因便是有的大相公附和陈相所言,速速派兵。
有的如海家主君等大相公则不同意,说是应该继续等待,哪怕北辽、金国和蒙古三方打成一锅粥,也要等待。
陈相等人反对,原话是:‘若是打的太过分,死的人太多,那可都是我大周将来的子民!’
海家主君则反驳:“若是他们真是心向我朝,那么之前就该投奔!之前不投奔,大周何须顾忌这些人的死活!”
看着点头的同僚们,陈大相公蹙眉摇头:“你们未免太过冷酷无情!那可都是人命!”
另一位文大相公道:“打一打是好事!北辽窃取前朝故土一百多年,效仿我朝养士,若是蒙古金国不打几仗,可能还有些人念着北辽的好呢!”
“等打起来了,北辽定是要强加徭役赋税压榨百姓的,到时我朝收拢民心更加容易,以后治理起来,也能少上诸多麻烦。”
方才同意陈大相公的大员出声道:“文大相公,您就不怕北辽将百姓仇怨引到我大周身上?”
“我朝刀兵未动,出兵也是为了救万民于水火,何来将仇怨引到我朝身上?”文大相公反问道。
坐在一旁听着的徐载靖深呼吸了一下,一时之间感觉两方说的都有理。
同时,徐载靖也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听到的几句议论,事关以后大周如何行事。
任何一项决定的背后,都可能影响北辽颇多百姓的生死存亡。
在宫中用了午饭,
下午徐载靖便带着三位夫人出了皇宫。
马车中,
看着三位夫人手中一大两小,形象栩栩如生的玉雕大象,徐载靖笑道:“太子殿下居然还是这般喜欢大象?”
三位夫人微笑点头。
听着外面的蹄声、车声、脚步声,徐载靖从把玩玉雕的三人身上移开视线。
看着车窗外的汴京街景,
徐载靖想起了之前大姐夫顾廷煜在书房中语出惊人满坐寂然的反问:“若是北辽攻我大周,北辽要员可会如陈大相公那般悲天悯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