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2/2)
但不管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大家过的越来越好是真的。
长留镇这几年扶持旅游发展的力度很大,街面上的房子都做了立面改造,打眼一长溜都是灰瓦白墙,细节处还刻画了冷水泉的简易线条作装饰,路两侧的路灯也是他们这边的特色风格,主打遗族文化。
遗族人在整个夏国都有分布,跟少数名族差不多,但他们广南省是遗族主要聚居区,长留镇以遗族作为特色风格也说的过去。
只不过现在的遗族也逐渐汉化,服饰、饮食、平日里跟普通人没任何区别。
现在提倡搞的这个乡村特色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算保护了遗族文化的消亡。
林扬直接将车开到了新市场的停车位。长留镇上其他的变化他并不感兴趣,但对于这个停车位,他由衷感谢。
以前长留镇没有做规划前,大家上街摆摊都很随意,来赶集停车的就更随意了,瞅着个空档就把车停住,但是也因为乱停车,大家的车不知道被偷了多少。
尤其那几年家家户户出行骑的都是摩托车,偷车的猖獗到他们来赶一回集,摩托车就少一辆。
现在长留镇划了一块专门停车的地方,还请了一个人帮看车,只要出去的时候交两块钱停车费,保证你的车没事儿。
林扬先去把快递给寄了,然后按照微信上小猪发过来的东西全部买齐,检查过两遍没有落下的后,他才开始在街上溜达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路过一家新开的蛋糕店,林扬好像看到了陈建民,于是进去跟他打招呼:建民哥,你这是买蛋糕,今天家里谁生日?
屁的生日!陈建民转头看到是他,也不怕人笑话,大咧咧说:就是买回去吃的,这玩意儿不单家里那两小崽子喜欢吃,你嫂子也喜欢,现在买肉回去大家都不稀罕,我就买个蛋糕回去解解馋。
林扬点头,想到小猪也喜欢吃蛋糕,于是也想买一个,他跟陈建民打听:你买多大的蛋糕?
陈建民伸手比划了一下:八寸!跟他挤了挤眼睛,小声说:288!这还是新开店搞活动,原价328块!
那么贵!林扬吃了一惊,他又不是没吃过蛋糕,印象里应该百来块就差不多了。
听说是什么动物奶油做的,吃的健康放心,我也搞不清楚。陈建民摇摇头,继续跟他嘀咕:我家陈浩在幼儿园吃过这家的蛋糕,这些话都是他在学校学回来给我们听的。
林扬开玩笑:建民哥,没想到你嘴上整天嫌弃,还挺疼你们家老幺的呀,他就一说,你就花大几百买了。
陈建民一副你竟然不知道的神色,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注意他们这个角落后,跟他咬耳朵:这是园长家开的蛋糕店,懂了吧!
人家虽然没要求让家长到店里消费,但是都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吃蛋糕打广告了,那你家长有需要不得第一时间考虑他们家的蛋糕啊,更何况人家拍胸脯保证说这是健康的动物奶油。
现在一提到健康、安全这两字,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再贵,那也只能咬牙买。
林扬疑惑:我没听到我们家那两个回家说蛋糕的事?
你家那两个太小了,听到了也说不清楚。
也对,林扬点头。他打量这家新开的蛋糕店,撇开价格不说,装修很漂亮高档,灯光和煦温暖,而且面包蛋糕的种类很多,摆放也讲究,圆圆胖胖的各式面包挤挤挨挨在一起,不单是小孩子走不动路,就连大人看了也忍不住食指大动。
林扬看了这个装修排面,觉得人家卖的贵果然是有底气的,于是也想带一个蛋糕回去,没想到这家店买蛋糕得提前定,今天的已经卖完了,要是现在定做的话,得下午4点才能拿。
嘿嘿,我这个是昨晚打电话订的。陈建民冲他晃晃手机:你都不看我们村微信群的吗,里面有联系电话。
广告真强大,都发到村里的微信群了,林扬服气!不过来都来了,他也不打算空手回去,他称了两斤现在很火的肉松小贝,吐司面包,奶油面包也捡了几样,出门一结账,好家伙,126,不比他过去买一个蛋糕便宜。
第十章
哟,这两根长棍子面包挺别致啊,怎么买这个?陈建民结好账了,拎着蛋糕在收银台边上等他。
林扬嘿嘿笑:之前电视上不是放了那部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动画电影吗,我家那两个嚷嚷着要一根金箍棒,当时没买,就折了两个树杈子打发他们,现在补偿补偿。
不错,这个比玩具好,能玩还能吃。陈建民也乐。
就是有点费牙,他们吃上一天也吃不了多少。林扬得意坏笑,他就是故意的。
他听服务员介绍说这款面包很硬,一般人不喜欢,大人不喜欢,孩子更加不喜欢,长得不好看,都不会主动要求买这个。
但今天,双胞胎又没来,想买什么,怎么说还不是他说的算,他硬要说这是齐天大圣的金箍棒,家里难道还有人会反驳他不成。
俩孩子拿着这个面包棍消磨,还不耽误他们吃饭,这不挺好,至于买的其他面包怎么解决,他跟小猪不就三两天的事嘛。
陈建民立刻明白他的用意,直接竖起大拇指称赞厉害。
对了,你还要蛋糕吗?陈建民拿起手机看了一下后,跟林扬说:下午林晨他还要出来一趟,你要是想买,他到是可以帮你拿回去。
不要了,下次再买。林扬摇头,也打开手机看群里消息:他出来干什么?
陈建民解释:上个月还是前几个月,常平叔不是让选报乡村旅游点到县里旅游局登记,说了几天也没人理,林晨就把自家的农家乐饭馆报上去了。
林扬恍然大悟:哦,我说呢,他那里不就是个小卖部,怎么还突然挂了个农家乐的小牌牌。
陈建民脸色有点复杂古怪:他今天下午出来接游客,听说还要在我们村过夜。
他现在的心思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林晨能把农家乐搞起来,以后大家可以效仿其他的旅游村,依靠当地的风景就能挣来观光旅游的游客钱。
但再想挣钱,他心里还是隐隐的有排斥。
他们村一向独,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习惯了莲花村的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外来游客要进村,他心里总觉得会生事端。
怪不得呢,我说不年不节,又不是初一十五,林晨这小子竟然进山摆了全套。
他今早烧香的时候听到庙里有人说林晨大清早的就从老庙祭拜回来,而且摆了猪头、整鸡。
除了过年会杀猪,平常他们敬神都是杀鸡,偶尔会加一条五花肉,供猪头算是有大事要求山神保佑了。
陈建民撞撞林扬的肩膀:你不是这一代的守山人吗,这件事你怎么说?
我说了你就会信?林扬反问。
陈建民打量了他一眼,犹豫了片刻后,支支吾吾说:你,呃要是你太爷或者你爷在的话
不怪他犹豫,现在都讲究科学,大家也不是以前愚昧无知的时候了,手里有个手机,什么消息、哪里的新闻都能搜索到,大家之所以还恪守村里的一些老规矩,除了是寻求心里安慰也是因为有些事着实解释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