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同为行路人(1/2)
山道上。
奔跑的马儿慢慢停了下来。
马上之人举目远望。
日头下山,晚霞染红了天边。
又是一个傍晚时分。
昨日傍晚,尚在鹊灵镇。而今日此时,已到了两百里外的鹿鸣山地界。不过,距萍水镇尚有百余里的路程。且找个地方歇宿一晚,明早赶路不迟。
于野跳下马背,牵着马儿寻觅往前。
不多远处,有个数十丈方圆的山洼;可见溪水流过,一片草地如茵。
于野牵马走入山洼,卸下马背上的行囊。他拿出水囊灌满了溪水喝了几口,又拿出两块糕点扔进嘴里,然后陪着马儿四处溜达,回想着来时所发生的一切。
昨晚,莫残竟然与他说了一宿的话。
另有三张御风符,或与轻身术相仿。至于究竟如何,有待尝试。
意外遇见的这几个男子,显然是北齐山幸存的弟子,声称去找古木与尘起报仇。难道说,北齐山道门的覆灭也与古木、尘起有关?
此前与仲权、燕赤在一起的时候,不止一次想要打听古木的底细,毕竟那人牵连于家村的三十多条人命。而当时不知从何问起,也怕说不清楚自家的来历。之后匆匆离去,便将此事搁在一旁。
而拂面的凉风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酒肉的气味。
所在的山洼颇为僻静。
手里拿着的玉石戒子,为他前日杀人所得。
此前在响水村,袁九斩杀白蛇。莫残讨要蛇皮,当时不知他的用意,谁想他讨来蛇皮竟是为了送给自己。因为莫残也来自道门,略通符箓之术,见到自己学着画符,便暗中记在心上。白蛇乃是灵物,蛇皮正是炼符的上佳之选。
于野摇了摇头,拿着戒子轻轻一挥。
于野站在山梁上往下观望,心绪有些杂乱。
夜风来自西南方向的一道山梁。
转瞬之间,人已落在山洼之中。
“照此说来,你我受他所累?”
却听几个男子在对话——
试问,他被人害得九死一生,被迫离家出走,至今大仇未报,怎么就成了小人?
蕲州修士嫁祸于他,不必理会。而北齐山弟子身为受害者,竟也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不去寻找蕲州修士报仇,反而将他于野视作小人,并将灭门之祸归咎于他,简直就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而本想现身相见,结果他竟然不敢露头。
于野返回原处慢慢坐下,眉头紧锁,脸上多了几分苦涩的神色。
“北齐山仅剩下你我兄弟,如今沦落江湖,又被蕲州高人追杀,唉——”
此前认为杀人越货是坏人所干的勾当,并忌讳翻捡死人身上的东西。而现如今不仅杀人变得娴熟起来,竟也颇为期待劫掠的收获。
修为太弱,便是飞剑也碰不得?
于野无奈的摇了摇头,遂将面前的东西,连同他的包裹,冯老七的兽皮舆图,以及莫残所送的蛇皮,尽数收入戒子。随身的物品,他仅留下一把长剑与一个水囊。
由此可见,符箓的炼制离不开法力的加持。下次绘制破甲符的时候,不妨尝试借鉴一二。
于野微微一怔。
银白色的短剑有着尺余长,剑柄与剑锋连为一体,剑锋没有开刃,剑柄只手可握,看起来并无出奇之处。而它却能飞在天上,隔空杀人,倘若不曾亲眼目睹,着实难以置信。
这是蕲州修士的遗物。
终于有了一个纳物戒子。
据他所说,海外修士追杀他于野,毁掉各地的道门,以及招纳笼络江湖人士的背后,一定藏着不可告人的企图,而他对此不敢妄加猜测。他劝说于野离开大泽,前往海外的仙门寻找机缘。否则他于野不仅空耗时光,最终还难免陷入绝境、寸步难行。
而尘起也不知去向?
于野在四周转了一圈。
又一阵夜风吹来,酒肉的气味也浓了几分,并且能够听到隐隐的说话声。
那个沉默寡言的人,或是难得遇上同道中人,也许是其他的什么缘由,竟让他打开心扉畅所欲言。若论年纪与阅历,他是一位长辈,若是论及心智与性情,他算得上良师益友。与他的彻夜长谈,使人受益匪浅。
找的就是灵石。
这几个北齐山弟子逃亡之际,依然不忘为师门报仇,着实令人敬佩,不妨现身结识一二,告知古木的死讯,以及燕赤与仲坚的存在,也顺便打听一些消息。
包裹里面是张白色的蛇皮,有着一尺多宽、十余尺长,已清洗干净,并叠放整齐。
“师兄,找不到古木,如何报我灭门之仇?”
于野放下包裹,伸手摸向怀里。
“哼,如此小人,为我辈所不齿……”
两瓶丹药,一是辟谷丹,另一个应该是疗伤的丹药,叫舒络丹。
于野撩起衣摆,拔地而起,伸手扯出树丛稍稍借力,再次往上蹿去。片刻之后,人已如同大鸟般的轻轻落在山梁之上。
尘起不是勾结卜易,与那帮蕲州来的修士在一起吗?
当他摊开手掌,嘴角露出一抹自嘲的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