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415章 意义

第1415章 意义(2/2)

目录
好书推荐: 千万别惹大师兄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我要这美貌有何用 都市神婿 途中 帝少蜜爱小萌妻 快穿之白眼狼你好 诸天,从撒豆成兵开始修行 华娱:纵情名利场 我真的不玩养成[异能]

“剩下的人编户齐民了吗?”元真拿起一根兔腿,一边啃,一边问道。

“力真,你问到点子上了。若不贪玩,将来一定能管好凉城四县。”邵瑾说道:“自是要编户齐民的,还要广办学堂。”

“哦……”元真点了点头,道:“去岁回国,内史就总说只有编户了,‘民’才是我的民,不然就是头人的民,再过一百年都是如此。”

“裴公所言无差,有见识。”邵瑾说道。

“六兄你也这么认为?”元真高兴道:“可惜他六七十了,老了,未必能干几年。”

“裴公”就是裴十六,去年底以单于府参军的身份兼领凉城内史。

他在北地深耕多年,对各种事务熟稔于心,但确实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了。兼领凉城内史,其实就是让他能够荫庇子孙罢了——凉城内史每年可察孝廉一人,同时向州里举荐茂才(不一定能通过),除此之外,还有诸多隐性好处,如举荐太学、国子学生员,提拔旧部等等,难以一一说尽,比单纯的单于府参军强多了。

邵瑾听了元真的话只是笑。

******

三月十八,车队抵达太原。

原并州刺史邵光在上个月入朝了,担任司农卿——原司农卿胡郧卒于位。

邵光走后,太原太守邵杰升任并州刺史,晋阳令杜綝接任太守之职,晋阳令则由一名叫侯密的武学生担任。

基本都是内部提拔,很少有外人空降,至少最近十几年是这样没错。

“殿下请看。”邵杰指着不远处的军府,道:“此为晋祠龙骧府,每一防都办了学堂,教授蒙学和韵书。托朝廷的福,送来诸多蒙师、笔墨、书本、纸张,并拨发钱帛,右金吾卫、右龙虎卫总计六十四防,而今已有三十九防有学堂。”

邵瑾听了频频点头。

比起上一次来,并州似乎又有所发展,至少办学搞得不错——当然,这也和朝廷大力贴补离不开。

“还差二十五防未有学堂。”邵瑾叹道:“将士勤苦,岂能没点好处?孤回京之后,定要奏明天子,请拨发钱粮、选派蒙师至此。”

州郡官员们听了还没什么,但府兵将领们却喜上眉梢,连声称谢。

“无需如此。”邵瑾将他们一一扶住,然后又问道:“并州二卫可有少年俊彦入太学、国子学?”

“太学没有,国子学则有。”邵杰介绍道:“每岁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二三人。历年下来,试通三经者七人,试通二经者二十一人,试通一经者近百。”

邵瑾听了半晌无语。

武人子弟读书,终究还是差了。

这么多年了,试通二经当上九品官的才二十一个,试通三经当上七品官的只有七个,通三经以上者一个没有,估计得让士人笑掉大牙。

而且,虽然父亲对太学、国子学一视同仁,但实际上还是太学出身的官员更让人另眼相看,国子学似乎隐隐低人一等,发展前景不是很好,盖其多勋贵、武将、胡酋子弟。

“武人子弟都愿意读书吗?”他忍不住问了一句。

“殿下。”太原太守杜綝上前一步,说道:“这两年愿意读书的人多了起来。”

“为何?”邵瑾问道。

“立功受赏的机会少了,武人那条路不好走。”杜綝回道:“故有人愿意搏一搏读书这条门路。”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博的便是当官,博的便是封妻荫子,博的便是光宗耀祖。

天下大体平定,战场立功的机会少了,但武人们又想当官,可不就只能去国子学碰碰运气了?但这些人底子还是太差,试经玩不过那些书香世家的。

“并州二卫余丁可多?”邵瑾放下了这件事,问道。

“今岁六月于广平置龙冈、滏口二龙骧府,于赵郡置石门龙骧府。这会已经在募集兵员了。”邵杰说道:“右金吾卫、右龙虎卫各出千人,计两千众,可至河北为府兵,顷刻间便募集完毕。”

邵瑾一听就明白了。

去河北当府兵都是愿意的,给了两千员额,一下子就报满了,压根不用动员。

想到此处,他立刻说道:“两千人少了点。孤当上奏天子,多给些员额。”

随行的右金吾卫部曲督、部曲将们一听,大喜过望,道:“殿下待我等优厚,如何不以赤诚报之?”

邵瑾听了亦有些欢喜,这就是父亲派他来的意义啊。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民国:王牌飞行员 青简史记 最强合成旅 横推亮剑 史上最强驸马爷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