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霉(1/2)
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霉
十月十八日,聚集在西苑的人越来越多了,而这也是大梁朝的保留节目。
一般到了这个月份,来都城上番值役的府兵都要返乡了。
全国九十六个龙骧府,有近七十府派兵入值了,计两万余人。如果天子在京,临解散前会入山围猎一次,所得毛皮、肉脂尽皆赐下,每人再领两或三匹绢的赏赐,高高兴兴回家。
新来接替他们的人也有见面礼,一般是酒食,吃好喝好上番,开始守卫京城。
今天众人又到周回二百余里的洛阳西苑围猎了,邵勋立伞盖于高处,身边簇拥着官员、嫔妃、皇子、公主们,对各部指指点点,评断高下。
元真带着百余人下场了,追逐着一群野鹿,呼和不休。弓弦一响,必有哀哀鹿鸣,让邵勋看得很是高兴。
“去时十余人,回来时过百,谁说我儿不会笼络勇士的?”邵勋摸了摸代景的头,道:“去吧,去找你兄长。”
说罢,眼神示意了一下。
邵贞会意,立刻点了常隆以及一名叫马寿的秦州籍武学生,各带百人跟上。
邵勋继续看着。
他的左手边坐着刘野那,右手边则是王银玲,身后还有段氏、可朱浑氏、高氏、公孙氏、周氏、于氏等人,莺莺燕燕,紧紧簇拥着他,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
刘野那许久没和邵勋一起出来了,此时话有些多,只听她说道:“上党的豪强纷纷请托,自言去江南必死,请徙他处。兄长骂过好几次,但这些人哭哭啼啼,甚是烦人。”
“去江南确实强人所难了。”邵勋点了点头,道:“这样吧,腊月前先徙一批去徐州,如何?虽水泊纵横,但没那么湿热。唔,就下邳、彭城、临淮三郡吧。”
“好。”刘野那高兴地应了。
“有多少人?”邵勋随口问道。
“几千户总是有的。”刘野那叹了口气,道:“人都被你弄光了?”
“对他们也是好事。”邵勋说道:“上党又不是什么好地方,那么多人局促在一处,一人能有多少地?便是放牧,草也给啃光了。出来吧,对所有人都好。而且,今年入学了几个人来着?”
“十个。”刘野那说道:“都入了太学。”
“以后就好好读书吧。”邵勋说道:“若有人愿意去江南,亦听,你不要劝。”
“好。”刘野那应下了。
邵勋不再关注此事。
曾经觉得千难万难的削藩,在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简直轻而易举,没泛起丝毫浪。可若十几年前这么做,结局可就很难说了。
正确的事情,也要在正确的时候做,不然就会很尴尬,要么逼反人家,功败垂成,要么勉强压服,后患无穷。
迁出去三四千户人后,再被愿意去江南的酋豪带走一批,以及刘闰中诸子早就分散至各郡的户口,上党度田括户的最后一环也完成了。
此前一直处于戒备状态的黑矟左营、义从军及右金吾卫可稍稍放下心了。
邵某人帝国的版图上,又拆掉了一颗雷。
******
围猎至中盘,中常侍侯三得邵勋示意,领来了一人。
此人手捧一个托盘,纳头便拜,道:“车师后国使者觐见大国天子。”
侯三将托盘取下,端到邵勋身前。
邵勋随意拿起一看,大抵是历代授予车师后部国王的金印,如前汉的“车师后王”、后汉的“守国侍子”、曹魏的“守魏侍中”、“车师后部王”、司马晋的“守义车师后王”,甚至还有张骏册封的“车师归义侯”驼钮金印。
“使者上交前代印信,诚意颇足。但朕还想问一句,贵王既受张骏册封,为何不来朝见朕?”邵勋问道。
使者沉默片刻,道:“敝国国主并未接受张骏册封,归义侯金印乃高昌郡强行转交。”
“可也没拒绝,不是么?”邵勋淡淡道。
“高昌戊己校尉有营兵三千,敝国力不能敌,无法公然拒绝,只能虚与委蛇,献上牛酒劳军。”
“此时为何同意了?”
“敝国国主闻戊己校尉越雪山屯垦,知有误会故遣使入觐。”
邵勋抚掌而笑,道:“好一个误会。”
车师后国的使者来了好几天了,邵勋也让人查阅了下资料,得知该国是城邦国家,前汉时有五千人,后汉时则有一万五千,而今大概还是在万人以上,几乎是车师前国的三倍,又与高昌隔着一座天山,怪不得想当土霸王呢。
车师后国在后世天山以北的吉木萨尔县附近。汉明帝永平末,名“金满城”,戊己校尉耿恭率军三千屯驻,后移镇疏勒城(今奇台南)。
后汉国势渐衰,戊己校尉从天山以北挪到了南面,即高昌境内。从此以后,车师后国境内再无驻军,但国王依旧臣服曹魏、司马晋。
晋季大乱,张骏强行册封车师后王,这个时候人家就有点不买账了。
大梁建立后,车师后王大概也是经历了艰难的内心挣扎,最终决定遣使入觐。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