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庆王归国(1/2)
第650章 庆王归国
隆冬腊月,冰封千里,辽河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天堑变坦途,跑马可渡。夕阳下,沿河两岸的芦苇衰草,被那凛烈的西北风吹得猎猎作响,一片寂寥萧杀之景。
代善和皇太极二人牵着战马,借着芦苇荡的掩藏,极目观察对岸的西平堡,旁边仅有六骑亲兵随行护卫,真可谓胆大之极,要知道此等距离若被对岸的晋军发现,无疑是相当危险的,对方只需一支轻骑踏冰而来,便可能置他们于死地。
不过,此刻代善和皇太极二人却相当淡定,因为近日的情报得知,孙承宗已经被晋国皇帝召回了,顶替他的是一个叫高第的酸儒,而最具威胁的贾环也由于违抗圣旨而被解职了,当真是天佑大金啊!
这时,代善收起了单筒望远镜,点头道:“这几日晋军警戒的游骑少了许多,而且不再越过辽河征察,估计是担心挑起战端,看来高第的确是真心议和的,可以一谈。”
皇太极冷笑道:“高第新官上任,又岂会错过此等功劳,而且迎接庆王回朝,还能取得庆王的好感,这对他日后的仕途大有裨益,试问此人又如何肯错过?此刻议和的心只怕比咱们还要迫切呢。”
代善深深地看了皇太极一眼道:“乾盛帝并非庸主,却在这个时候出了昏招,竟然革了贾环,召回孙承宗,看来我大金当是天命所在也。”
皇太极眼底闪过一丝得意,孙承宗之所以被召回,固然是因为晋国皇帝心胸气量不行,但自己在耀州用计击败冒进的晋国游击将军满桂,无疑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二人又观察了一会,便准备上马离开,打算明日派人与高第接触议和。正在此时,数骑快马从东面急驰而来,皇太极和代善正皱眉间,数骑快马已经奔至近前,从着装来看,正是父汗旗下的亲军。
“大汗有命,两位贝勒爷请立即赶回盛京!”马上骑士大声道。
代善和皇太极心里咯噔一声,均产生了不好的预感,急急策马往沈阳方向飞驰而去。
果然,当代善和皇太极日夜兼程赶回到盛京沈阳时,努尔哈赤已然奄奄一息,三日后便咽了气。雄才大略的后金太祖,满清皇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终因被红夷大炮击伤不治,没能熬过这个寒冬,于乾盛十年的腊月二十日与世长逝,享年六十七岁。
代善和皇太极召集众贝勒和大臣商议,最终决定暂时秘不发丧,等与晋国敲定议和再公布努尔哈赤的死讯,免得晋国乘机来攻。
不出十日,大晋新任辽东经略高第便与金国使者敲定了和议,并立即修书飞报入京,经乾盛帝批准后,在除夕的当天,两国正式签订和议,约定以辽河为界,彼此秋毫无犯,并且交换俘虏。
乾盛十一年大年初一,辽地下起了鹅毛大雪,被软禁在沈阳两年多的庆王徐文烨终于被送过了辽河,辽东经略高第、辽东监军张溥、辽东总兵吴三桂率一众兵将迎至辽河边上,如同众星拱月般把庆王迎进了广宁城,瞬时全成欢腾。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高第顺利拿下上任后的第一件大功,自然兴奋不已,吴三桂和张溥自然也高兴万分,进城后也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这件大事总算办成了。
且说高第等人冒着风雪,将庆王徐文烨迎进了城中的临时王府,恭敬地跪倒施礼道:“请庆王殿下轿!”
太监耿炳忠把轿帘掀起,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庆王搀扶了出来,众人连忙再施礼道:“参见庆王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