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194章 操作和临床思维(求订阅)(2/2)
“在现在,过去治疗方式堆积的一些患者,就成了新一轮需要关心的话题。”
“其实能不能借用其他的技术理念、操作形式凑合到该病种里,要看你怎么认知这个病种,要看这个病种的后遗症,你怎么去对待!”
可紧接着,方云又说:“但就是这一半,让周教授至少悔恨了四五年,甚至可能更久,还要久,甚至终身。”
方云吩咐道:“现在我已经把破口填补,外围血肿的促凝以及切除、清创,就不需要我亲自做了吧?”
“首先,肯定是要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进入或者是直接用穿刺术进入到左股总动脉。这是操作的入路和切口。想象一下!”
“术式的发展是这样,先用基础医学技能应付,然后用专科基础技能应付,再用专科技能应付,直到,一个一一对应的,标准、成熟,绝对有利的术式出现。”
“不用,方主任。辛苦你了。”那主刀的主任,哭笑不得。
“鞘管插入右侧股总动脉,并将一根带导管的倾斜导丝推入腹主动脉。然后通过左侧股总动脉鞘推进猪尾导管。”
方闲于是不再废话:“云叔,那如果采用覆膜支架置入腔内修复术,会合适么?”
方云对手术的拆解非常清晰,方闲自己的理论不差,马上予以应对。
“不过,如果是主动脉夹层这样的病种,如果你不去专科专业研发,你敢借用下肢动脉夹层的器械、操作流程,去处理主动脉夹层?”
“这其实就是血管鞘内的定位术以及器械操作技术,不特别难。”
对比较表浅的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在确诊后用穿刺针直接穿刺动脉瘤,经穿刺针送入弹簧圈或钨丝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
“对啊!~”
“tevar(胸主动脉支架)和evar(腹主动脉支架)支架,每次使用前,都需要人工去调整,以获得最佳结果。”
任何手术,都要先有入路和操作空间,才能够有后续的操作。
“可周教授就是走不出来似的。”方云摇了摇头,略有唏嘘。
“把这个手术拆一下。”方云毫不犹豫地就回。
“所以啊,你不用为自己不能对毁损伤这样的病种有建树而烦恼,谁都有这样的时候,其实最痛苦的,还是周教授。”方云忽然这么感慨了一句,可说到一半,他却又戛然而止。
病人能活,术后康复也勉强还行,但这显然不够精细,预后不是最好的。
“但幸运的是,主动脉的动脉瘤,具有腹主动脉腔内支架。”
“如果这个患者再次采用传统的切开术,那么他术后还会有可能再继发假性动脉瘤,毕竟手术技术这个问题,风险这个问题,没人能够绝对保证。”
方云则继续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主要是由于破裂风险较高。”
方闲有点猝不及防:“云叔,稍等一下,我之前对血管外科专科技能了解不够深入,我。”
先救命了再说——
“时间不多了!你若能听懂就自己消化,不能听懂,我们后续作回顾性的分析。”将近手术室时,方云加快了阐述的速度:
当然,方云叔虽然说得简单,除了穿刺术,后续肯定还要外科相关器械的操作经验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其实桂元平老教授,早在多年前就能驾鹤西去,颇为安详。可好歹不歹,周教授的技术非常高,从鬼门关把他拉回来了一半……”
华国的医疗器械公司的收入,纳税的钱越多,相比之下,国内的医疗价格就可以越便宜,越能给得起补贴。如果大部分的医药和器械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话,那么价格就肯定会居高不下。
而如果,是对邻近锁骨下动脉的颈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单用手术或血管内治疗有较大困难者,用气囊导管经血管腔内暂时阻断载瘤动脉,再配合开放性手术治疗……
方闲闻言沉默。
“我给你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
当然,还有更先进的治疗措施,暂时无法施展。
方闲点头,这一点他也能拆解得出来。
显然不是如此。
“就是所有的病种,都不能挪用其他技术或者其他的器械处理么?”
“目前的难度,在于没有突破性的新器械、突破性的新技术进展,但是单病种的治疗术式,早已经发展颇为成熟,术后的康复率、预后都非常值得期待。若要再进一步,则是属于医疗高度的探索了,在治病上,意义都不算很大。”
方云看了看时间,接着又说:“方祈安放学还要一会儿,我们继续拆解一下刚刚这个病例,你可以作为一种类比的前进思路。”
不过,对于这个病种的治疗开发程度,显然比毁损伤更加精细和成熟。
“但是宽的适用范围的话,就肯定要牺牲一部分的治疗效果。这一点,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不过你心里大概要有这么一个框架。”
简单粗暴,只为救命而提炼出来。每一种若发挥好了,都能在关键时候,救人一命。
通过跨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固定于远近端正常动脉壁,将瘤体与正常血流隔开,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增大和破裂的目的。
方云也点头,感慨:“你越是往前走,你越是会发现,医学的本质仿佛就是在处处凑合,时刻凑合,一直在凑合,凑合凑合着,才能偶尔出现那么一到两款,相对适应或者绝对适应的治疗方式出现……”
“就目前而言,整个医学领域,预后最好的是正常怀孕,目前能够把死亡率打到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以下,其他的,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样的手术操作等级,操作难度至少是四级以上,以前方闲就是一个做医学基础技能的,怎么可能处理这样的大病种?
“除了使用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支架之外,其他尝试过的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治疗方法包括amplatzer封堵器装置。在病例报告和一些病例系列中记录了其使用的结果——喜忧参半。”
cfa就是股总动脉,方闲是知道的……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发展流程,其实是所有病种治疗方式进步和推进的一种参照物,它不是第一个参照物,却也是经典的病种之一。”
两人进了手术室后,其他的主刀医生已经完成了相应手术的前期准备,就包括左右股总动脉鞘的放置,方云接过手操作之后,方闲还在发愣着想这个病种的凶险程度以及预后时。
当然,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腹股沟切口暴露右侧股总动脉,以进行装置放置。”
方闲也无奈啊,不过也有逼数。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调整了支架的长度;但你知道啊,升主动脉是曲形的,其曲率以及其他各种关键结构,你很难调整的。”
“你是第一次跟着我,我帮你快速拆解一下这个手术和这个病种。”
“生死、治病、生存、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是医学界,无法逃避的一些问题,也是每一个技术发展的目的所在。”
“使用多个扩张器在一根硬钢丝上扩张右侧cfa,并放置一个24-french护套。”
可能自己看完了云叔的全部操作流程,学习到的仍然有限,自己需要的是加点,而不是真正的带教机会。
反倒是,因为血管外科的专科基础理论,被方闲提升到了5级后,知道这么个东西存在,所以,得需要一定时间的提取。
“是啊,谁也不知道……”
“你知道为什么要再继续开右侧股总动脉么?”
“那肯定不行。”
“哦!”方闲瞬间恍然大悟。
要不要找到最适应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看这个病种对患者身体的严重性,是否对性命和功能造成损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