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津南土地问题(2/2)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随着阅读深入,朱元璋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知道津南土地兼并严重,但没想到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最令他震怒的是,其中几个大肆兼并土地的豪强,竟然是他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
“混账东西!“朱元璋猛地合上秘折,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朕给他们高官厚禄还不够?非要与民争利,挖朕的墙角?!“
林澈静静地站在一旁,注视着朱元璋的表情变化。作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谋士,他深知这位开国皇帝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更明白土地问题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沉默了片刻,朱元璋终于将秘折放在一旁,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和犹豫。他揉了揉太阳穴,声音低沉:“先生,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理津南的土地问题?这事关民生和国家未来发展,朕一直为此犯愁。“
林澈略一沉吟,拱手道:“皇上,土地乃立国之本,民生所系。津南之弊,实为全国之缩影。若不及时整治,恐酿成大患。“
“朕何尝不知?“朱元璋长叹一声,“但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豪强多与朝中大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处理不当.“
林澈明白朱元璋的顾虑。大明开国不久,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那些功臣勋贵,虽然现在大多安分守己,但一旦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难保不会联合起来对抗皇权。
“皇上,臣有三策,或可解此困局。“林澈缓缓道来。
“先生快讲!“朱元璋眼前一亮。
“其一,清丈田亩。派钦差大臣赴津南,重新丈量所有土地,登记造册。凡隐匿不报者,一律没收充公。“
朱元璋点点头:“此法甚好,但恐怕会遇到阻力。那些豪强与地方官勾结已久,必有应对之策。“
林澈微微一笑:“故有第二策——追缴逃税。按新丈量的田亩数,追缴过去五年所逃税赋。缴不起的,以田抵税。“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如此一来,那些占田过多的豪强要么大出血,要么就得吐出部分田地.“
“正是。“林澈继续道,“第三策,分田于民。将没收和追缴得来的田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朝廷收取合理租税。如此一来,流民可安,盗贼自息。“
朱元璋站起身,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思考着林澈的建议。这三策环环相扣,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津南的土地问题。但
“先生,此法虽好,但若在津南推行,恐怕会引起其他地区豪强的恐慌。若他们联合起来“朱元璋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林澈从容道:“皇上所虑极是。故臣建议,先在津南试行,观察效果。若行之有效,再逐步推广全国。同时,对配合改革的豪强给予一定补偿,如减免部分税赋或授予虚职荣誉,以安抚其心。“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盯着林澈:“先生这是要让朕又打又拉啊。“
“治大国如烹小鲜。“林澈引用老子的话,“火候太过,则焦;火候不足,则生。改革之事,急不得,也缓不得。“
朱元璋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好一个'治大国如烹小鲜'!先生此言深得朕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