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婚事(2/2)
剃头叔也是一脸期盼,“现在城里也行剃头吗?”
王大赖,“我听三庆说的。”
你明明就是说我!
水生心里默默吐槽一句,叹口气,“红兵叔,村里都知道国庆爷走了,我跟秀才听到就先戴孝赶过来,看看能帮上啥忙?”
李红兵顿时怒了,你老爹才走了,村里竟然有人敢编排自己家的闲话。
李红兵直接说道,“我爹没走,活好好的,建军,你为啥说我爹走了?”
李三庆,“刘寡妇嚷嚷的。”
老娘着急忙慌从菜地跑回来,见老爹活蹦乱跳,虚惊一场后揪着老爹耳朵,拎回老宅,省得一把年纪还丢人现眼。
管?
信不信但凡我张口说一个字,马上就得挨一鞋底子。
“红兵叔,太挣钱了,就这半个月,我挣了这个数。”大奎伸出三个指头。
“你有脸说我,村里除了红兵叔家的牲口,就数你家养的最多,自从村里开了饭店,你家卖肉都没停过。”
“行行,都行。”李红兵大手一挥,随心之说,反而觉得这事挺有搞头,扭头望向春生,“明儿你给各个村子打个电话,问问还有没有老匠人,就说草沟村全都要。”
老娘气抖,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这家亏在有我操持,要不然全都得喝西北风。
李红兵瘪瘪的说出跟山杏商量后的结果。
臭丫头。
老娘笑呵呵招呼。
“3000?”李红兵眉毛一扬。
“是3万!”大奎咧嘴一笑。
李红兵没好气道,“瞎说啥呢,你才死老爹。”
李德发一家四口披麻戴孝,“我听春生说的。”
春生,“我啊,听王大赖说的。”
在百十双眼睛注视下。
李红兵只有抱着头求援。
“你要是敢跑,今儿下午我就把山杏带回城里。”
轮到询问村民收入的时候,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快要溢出脸框。
五肉煮熟切一大盘,配一碗蘸料,一盆肥肉炒豇豆,一盆土豆烧肉,一盆粉条白菜汤,一盘红柿子拌汤,一筐黄瓜。
前些日子,看春兰嫂子中气十足,不像早走的面相,莫非这几天出的事。
铁柱是石匠,憨厚一笑,“我又操起老行当了,做点小石磨、臼窝子不值几个钱。”
啪!
福胜转手抽了红旗一巴掌,“啥话都敢瞎传,回家打烂你这张破嘴。”
福胜毫不客气的掀开铁柱老底子,坐在屋檐下偷听的女人们,嘻嘻哈哈互相取笑。
两张八仙桌,摆在稻场中央。
建军、铁柱、秀娥嫂,带着孝一路小跑,急急忙忙的来到老院,不等开口。
“听建军说的。”
“奶,国庆爷呢。”六十多岁的迷糊叔,从老娘手里接过一盘菜问道。
我滴亲娘嘞!
这招真是戳到儿子大动脉了。
接过茶缸,烟袋叔喝了一大口,鼓足勇气,“我…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徒弟回来了,想把铁匠铺撑起来。”
秀才和水生头上缠着孝布,一脸悲伤的走过来。
老娘发泄完心里怒火,累的吭哧吭哧,拿鞋子指着李红兵鼻子。
这对李红兵来说,是个好消息。
离开这大半个月。
等到秀才和水生走近,相隔几米远的时候,两人跪地磕头。
村里有人走了?
“老辈们都有一把好手艺,想要起摊子我欢迎,要是钱不够可以到村委会接,以后挣钱了再补上就行。”
李红兵脚底抹油,扭头就要开溜,身后响起老娘压抑怒火的声音。
哎!
早知道提前回来,要不然不会出这事。
“你还知道22号,那我问你,28号啥日子,让你瞎胡闹,拍死你个兔崽子。”
“到时候,全村都是匠人,那才正儿八经叫农村。”
李红旗缩起脖子,怯怯望向李红兵。
李红兵打死都不能承认。
“老话说农村有百艺,水生是木匠,铁柱石匠,老根瓦匠,烟袋叔铁匠,咱们这才占几个,我打算把百艺匠人全都在村里凑齐,让城里人开开眼。”
“叔,有啥事你说嘛!”李红兵把石桌上的茶缸递过去。
不管是家宴还是吃席,老爹不落座,其他人根本不敢坐。
烟袋叔扭扭捏捏问道,
早上在菜地,几十年的没红过脸的老伙计们差点吵起来。
看到老爹竟然出屋了,板着脸跟老娘并排坐在一起。
“今天几号?”老娘问道。
“都坐吧,估计这几天老爹是不敢露面的。”
是我拿不动刀了,还是你们飘了!
转弯一大圈,最后目标锁定在李红旗身上。
“李国庆,你死人啊,坐哪是让你当石头的。”
“马勒戈壁,谁特娘的造谣,我爹活好好的,刚还吃了两个大猪蹄,哪走了。”
大家伙对这两人的表现称赞有佳,办事说话也比较认可。
李红兵不在意的摆摆手。
招呼进院子。
他俩表现好,自己就可以解脱村里繁琐杂事,继续过甩手掌柜的快活日子。
李红兵撇撇嘴,习惯的背着手,慢悠悠的走向院门。
大难临头各自飞,各自保命吧!
坐在旁边的山杏倒想帮忙,奈何在厨房时候,就被提前上了眼药水。
啊!
秀才也不捂头喊疼了,水生也睁大眼睛。
不错啊!
半个月挣3000,比种地强多了。
没了!
众人纷纷咧嘴笑。
老爹在村里辈分最大。
“算了,算了,红旗也是好心。”李红兵装好人劝解,总算保住李红旗一条小命。
老爹大神似的捧着茶杯坐在椅子里,秉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喝龙井茶的态度。
“放屁,不值钱?一个石磨你卖600块,一个臼窝子卖100块。当我们不知道,你家秀娥可说了,单子排到年底都做不完。”
“刚才人多,给你留点面子,再问你一遍,28号啥日子。”
“!!!”
折返回稻场。
回头望去,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李红兵起身招呼大家坐席喝酒,也算是给自己接风。
“我跟大奎不能比,游客挺喜欢我做的竹凳、竹椅,一把椅子50块都不还价,我打算收几个徒弟。”
老娘再次举起鞋子。
“指望你爷俩过不了年,这事你俩别管,我跟山杏操办。杏儿,这几天你跟三儿晚上别折腾了,白天跟我一起,过两天你俩姐姐也回来。”
“嗯!”
山杏害羞的脸庞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低下头用蚊子般的声音回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