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功劳米,煮饭大师李爱国, 宗先锋(1/2)
货运车间主任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参观食堂。
这算不算不务正业了?
不过来者是客,他还真没办法拒绝。
“走吧。”
几人来到了食堂内,此时食堂的胖厨子正在指挥小伙计们洗菜,前门机务段那么多人,要忙活到晚上。
“诶,你们干什么呢?”胖厨子看到两人往里面进,连忙站起身拦住。
“老秋,这两位是宁局邕段的同志,他们过来瞧瞧”货运车间主任话说一半,停住了,扭头看向刘主任。
“同志,刚才的米饭是你蒸出来吗?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米饭了,有什么技巧吗?”刘主任顾不得理会他,摸出根烟递给胖厨子。
“技巧?蒸米饭不就是淘米,放水,开蒸吗?”胖厨子接过烟,一脸诧异。
刘主任:“.”
“呃对了,今天的米饭是用电饭锅蒸出来的。”胖厨子想起了什么。
“不能够吧,我家里也有电饭锅,味道完全不同。”
见刘主任不相信,胖厨子将他带进去,指着那个电饭锅说道:“喏,就在这里了,里面还有米。”
这话的意思是你要是不相信,就自己尝尝。
刘主任还真没客气,走上前舀出一点,放在嘴巴里品尝。
他的神情猛地一震,一脸的享受。
“没错,就是这个味道。”
“既然不是米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技巧,那只能是”
刘主任放下碗筷,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个电饭锅。
“这个电饭锅是哪里来的?”
“是工作室的爱国同志送来的,怎么了?”胖厨子挠挠头。
然后邢段长的门就被宁局邕段的两位领导敲开了。
“段长,我们宁局邕段决定采购一批电饭锅,就是爱国同志造出来的那种。”
“采购?”邢段长还有些懵逼,这些同志不是来参观学习的吗?
“这电饭锅煮出来的米太好吃了。”刘主任也没瞒着。
咳咳咳.邢段长差点被茶水呛住。
等他确定刘主任没有开玩笑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看来爱国又搞出了个好东西。”
邢段长站起身,朝着助理问道:“李爱国同志呢,让他过来一趟。”
“领导,爱国同志正在接待港城的杨继宗。”助理回答。
“杨继宗来了走,咱们去看看。”邢段长披上外套大步朝着工作室走去。
此时工作室内,杨继宗正盯着那台电饭锅,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了。
“这玩意能多段加热,定时,还能加压?”
港城的百货公司里也有电饭锅,但是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先进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把煮饭的步骤编成相关的程序,写入电路板中,然后电饭锅自己就能自动运行了。”李爱国简单解释了一遍。
杨继宗只感到听不懂啊,听不懂。
不过他却非常清楚,这电饭锅肯定能够大卖。
“产能如何,什么时间能运到港城?”
“这玩意的制造其实并不复杂,不过还要建造专门的生产线,还要攀升产能,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吧。”李爱国琢磨了片刻,又补充道:“还需要得到段里面的支持。”
“支持,段里面支持了。”邢段长听到里面的谈话,喜气洋洋的走了进来,跟杨继宗握了握手。
“现在有了港城的定单,还有南宁的同志也需要采购一批,爱国,你就放开手干吧。”
说这话的时候,邢段长心中一阵唏嘘,李爱国原本只是鼓捣了个小玩意,没想到刚造好就接到了大批订单。
建造车间和生产线这种事儿,李爱国已经轻车熟路了。
毕竟制造电饭锅的难点在于电路板和锅胆,只要有足够的工人,大规模生产是分分钟钟的事儿。
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建造新车间了。
铁道部的滕领导看着邢段长递交上来的汇报材料,真的惊呆了。
前门机务段造摩托车,造大越野都能理解,造电饭锅是什么意思?
贪图享乐吗?
“领导,您先尝尝这米饭。”邢段长也是有备而来,带了个保温饭盒,就是里面是热水瓶胆,外面是塑料壳的那种。
滕领导半信半疑的尝了一口,脸上的疑惑顿时消失了。
这米饭的味道确实很好,比那些酒楼大厨蒸出来的米饭还要好吃。
“爱国同志是干一行,精一行,可以称得上煮饭大师了。”
滕领导吃了小半碗饭,放下筷子后说道:“你们那边做出样品了吧,先送到部里面,过两天上面要来视察,正好派上用途。”
邢段长:“.”
电饭锅车间得到立项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也传到了一机部的耳朵里。
京城的某个正在造铁锅的工厂也找到了部里面。
“领导,我们厂子人才储备充足,要不,把项目交给我们?”
领导吐出一口烟:“你也好意思说是造锅的,人家爱国同志一个火车司机,造电饭锅都比你们搞的好,你看看这多段加热技术,你们怎么没想到?”
“不是想不到是做不出来啊,要是那啥电路板给我们,我们也可以造。”汇报的人流着口水问道。
“咋地,想摘桃子啊,行啊,我给你联系铁道部那边,你去找他们?!”一机部的领导知道这人的意思,当时就生气了。
“前门机务段的东西你就别惦记了,回去好好工作,搞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好。”一机部的领导又说道。
“那好吧。”汇报的人挨了一顿训,也知道没有希望了,只能离开了。
一机部的领导也知道,要想把电饭锅拿过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毕竟铁道上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那么是不是能合建呢?
一机部的领导想到这里,拿起电话接通了滕领导的电话。
“老师啊,我有点小小的想法”
李爱国没有想到电饭锅竟然被一机部盯上了,不过倒是同意一机部合建的提议。
现在国内的电饭锅市场巨大,靠着前门机务段一家要忙到猴年马月了,更别说李爱国的目的是把电饭锅推向海外,搞一波收割。
“领导,我是您的兵,我听您的。”李爱国站起身回答。
滕领导满意的点点头,这是个顾全大局的好同志啊。
“部里面跟规划部门联系了,在京城郊区给你们拨了一块地,面积大概五百亩,相关的工作,由专门的领导跟你们对接。”
邢段长也来了精神,前门机务段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机务段了,要是再加上电饭锅厂,估计能成为世界最大。
“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配合一机部的同志,尽快完成投产工作。”
滕领导沉吟了片刻,说道:“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好的电饭锅,爱国同志,你功不可没啊。”
李爱国趁机说道:“其实这次我只是做了一些设计工作,计算机研究所,工作室里的同志才是功臣。”
李爱国现在已经可以不在乎这点荣誉了。
但是这些同志需要啊。
哪怕只是一次表扬,将来晋升的时候,都能获得巨大优势。
当领导的,要是不为下属谋福利,那以后谁还会帮你?
滕领导也明白李爱国意思,点头道:“既然立了功,该表扬的就表扬,该奖励的就奖励。”
有了腾领导的指示,接下来就好办了。
回到前门机务段后,邢段长跟李爱国一起筹划该如何奖励立功人员。
计算机研究所的夏中肃教授和其他五位参与研制电路板的研究员记功一次,每人一张大奖状,奖励三十斤大米。
工作室这边的野生汽车专家和宗先锋每人一张大奖状,奖励三十斤大米。
“段长,除了这些人外,轧钢厂的刘海中还有南易同志对研制电饭锅也付出了不少努力。”李爱国又说道。
由于两人不属于铁道部门,邢段长联系了轧钢厂那边,发出了表扬信。
同时还以前门机务段的名义奖励了两人二十斤大米。
“爱国,我听说你搞了个科研大米项目,参与项目的那些同志也是有功的嘛,该奖就奖。”
邢段长此时也了解了整个研发经过,又划拉了一阵子,主动提了出来。
“每人给十斤大米!”
这未尝没有帮着李爱国竖立好名声的想法,在这年代在群众之中的名声相当重要。
“那谢谢段长了。”李爱国知道这是段长的关心,站起身点点头。
傍晚,四合院门口人来人往,刚下班的住户们一边闲聊着一边往大院里走去。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听动静像是汽车。
住户们都没有感到奇怪,毕竟经常李爱国有一辆汽车。
只是这次来的是卡车,上面还装了几袋子大米。
卡车停下后,李爱国和前门机务段后勤处的领导从卡车上跳下来。
“爱国,刘主任,这是干啥呢?”阎解成认得那领导,上前打招呼。
“解成你在这里,正好了,通知前阵子参加科研米饭计划的住户们,出来领大米了。”李爱国给阎解成递了根烟。
“什么大米?”
“功劳米!”
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阎解成撒丫子往大院里跑,边跑边喊。
“大家伙快出来领米了,爱国哥给咱们请功了,快出来啊。”
住户们本来已经开始做饭了,听到动静,放下锅碗瓢勺走出来,脸上都有些懵。
“什么功劳?”
“可能是前阵子吃饭的事情吧?”
“吃饭也能立功.”
住户们三三两两来到大门外,看到卡车上的大米,才算是相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