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孤鹰(下)(2/2)
西贝流士用音乐描绘清冷的景sE无人能出其右。即使苏巧巧已经在家里听过这首曲子,正式演出的震撼力依旧无可b拟。冰冷的风从舞台上席卷而来,连x1进肺里的空气都带着凉意。
琴弓牵引着观众的呼x1,拖得很慢很慢,慢得指挥不知所措。单簧管以相同的旋律呼应,完美地和小提琴独奏的长音结合在一起。速度逐渐加快,乐团的音sE也渐渐丰富起来。定音鼓和巴松管带出低沉的声响,独奏小提琴在其间快速穿梭,忽高忽低,渐渐加快,时而独行,时而和管乐相互拉扯。乐团齐奏描绘出恢宏而冷冽的场景,似乎能看见山脉延伸至天际,曙光从山的尽头悄悄攀上山峰。小提琴再次加入的时候,捎上了一些温暖的sE彩,似乎翱翔得更有余裕、更加自在。音符向上攀升,在高音处徘徊又缓缓降落。乐团再次带来气势腾腾而灰暗的挑战,宛若暴风雨即将袭来,长笛和单簧管鸟鸣般的音sE在之间点缀。
风雨渐歇,小提琴绚丽的华彩乐段切入,在犹疑徘徊当中和自己一个人对话,一个人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技巧,一个人挣扎,一个人痛苦,又一个人释怀。管乐再次奏出主旋律,小提琴的音sE也跟着变得低沉,在乐团的演奏当中时而呼应,时而特立独行。乐团奏出盛大的尾奏,在双簧管的引领之下再次趋於平静,sE彩变得和煦,小提琴的盘旋从孤独当中走出来,游刃有余地在空中旋绕上升,在疾风中冲刺,迎向乐团有力的齐奏结束第一乐章。狂风骤停,独留观众在广袤的雪地上愕然伫立。
听着那样的演奏,苏巧巧觉得自己好像多懂了陈奕韦一点。在他眼中有着只有他能看到的世界,只要他站在舞台上,所有人都将被迫拉进他的世界里,然而那个世界充满孤独与忧伤。只有他能决定何时要给人们救赎,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丝温暖,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没有人能更靠近他一点。看似被众人包围,但那里其实只有他一个人。空气如此冷冽,风雪不断刮过荒芜的原野,不曾止息。
指挥自强烈的余韵之中轻巧地举起指挥bAng,指示单簧管独奏开启第二乐章,双簧管和长笛逐一加入,带着甜美的音sE。琴弓轻轻划过琴弦,略带忧郁地揭开主要动机,和乐团的和声相互重合,平稳地前进,在颤动之中捎上无尽的温柔,令观众在休止符之间为之屏息。
小提琴的余音独自消逝在黑暗之中,陈奕韦花了一些时间才从自己的情绪当中恢复过来,向指挥示意进入第三乐章。
定音鼓、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小声地铺陈出振奋的节奏,小提琴独奏充满活力地加入,多了一点律动感,一扫之前忧郁的情绪。乐团齐奏出主题,独奏由高音切入重复相同的主题,又不断往前延伸,拓展出更加广阔的世界,在主旋律之间穿cHa自己的想法,相互应答,轻快而灵巧地前进。在乐团盛大的演出之後,小提琴独奏用最後的上行琶音和乐团一起整齐地划下俐落的结尾。
观众席几乎同时爆出了掌声,苏巧巧从座位上跳起来,用力地鼓掌,激动得眼角泛着泪水。他是什麽样的人都无所谓了,毕竟他所带来的音乐如此震撼人心。这样的自己也能为他做点什麽事的话,那就太好了。
陈奕韦从容地向这份热情欠身致意,彷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那麽理所当然。他和指挥拥抱,又轮流和首席和副首席紧紧握手,诚挚地向乐团表达感谢,再次向台下鞠躬之後和指挥一起回到後台,然而掌声不断,观众席的灯也迟迟没有亮起。
陈奕韦又带着小提琴和麦克风走向台前。他微笑着静静等待观众席安静下来,才拿起麦克风,充满磁X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今天早上,我的恩师皮尔彭教授过世了。我总以为下一次回学校就能见到老师,然而今天早上才知道,没有下一次了。是他教会我什麽是音乐,也在我最迷惘的时候为我指出一条清晰的道路,而我现在正走在那条路上。他说,音乐是要和人分享的。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他指导我的第一首曲子——巴赫的《夏康舞曲》。」
陈奕韦关掉麦克风,放在指挥台上。如十数年前在学校古朴的窗下,无数次将小提琴放上肩,频繁得在左後颊磨出坚y的茧。那时有个严厉的声音不曾停歇地指导他,然而老师已经不在了。再也没有人在前方引领他,指引他该走的路。
曾经在地铁站里落下的yAn光和雪,如今再次在这座华美的音乐厅当中洒落,反S在JiNg心设计过的墙面之间,音符更加饱满,充斥空气中每一个粒子,沁入人心,令人浑身战栗,彷佛真的能看见有光线从屋顶落下,笼罩在他身上。他拉着琴,一个人默默落泪,用琴弦编织出繁复的声部,让整座宇宙包围他,唯有如此才能稍微缓解那份孤寂。当琴音的震动停止,弓尖滞留在空中,无声的悼念在黑暗中蔓延,良久,他才慢慢放下琴来,深深向观众席鞠了个躬。这次没有人欢呼,只有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
苏巧巧伸手m0m0脸颊,泪水滑落下来。她猛然起身,奔出音乐厅,在刚下过雪的路面上奔跑。忽然有种冲动,想让心中这份感动往哪里宣泄而出。
好想弹琴,现在就好想弹琴。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