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弄巧成拙(2/2)
“没有自然最好。”
谁不希望清清白白做个人,可...
“如果有...”
沈辞话锋一转,就着裴迎雪扶着他的力道并不放开,反而将他的衣领紧紧攥在手心。
沈辞一字一句道:“如果有,我替你还。”
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若裴迎雪真做了那些世人不容之事,沈辞愿替他偿还那一切恩怨。
以报生身之恩。
这话不是一时意气,倘若换成别人沈辞也只有冷眼旁观的份儿,可裴迎雪不一样。
他是自己没办法割舍的血肉至亲。
沈辞想到这里,记忆的深海里猛然跳出了一个短暂的片段。
那是一段少时的记忆。
裴家位于青州城,在裴家家主裴霖的打理下,以及驸马裴迎雪的帮持下,裴家俨然成了青州城的世家之首。
当年沈辞才七岁,与母亲生活在青州城的某处水乡之地。
那一日,听闻裴家大爷裴迎雪回乡省亲,他娘特地带着他去城中看热闹。
只是可惜,裴迎雪回家的那一日坐在马车里,沈辞看了半天都没见着人,而他娘只当带着他去看了热闹就算见了人,等马车走远就懒得去凑热闹,便带着他在城中闲逛买些日用。
沈辞那时年纪小,而小孩子本就对自己的父亲有种天生的孺慕之情,这眼看着要与素未谋面的父亲擦肩而过,沈辞自然不乐意。
于是他趁着他娘买东西给钱的时候,偷偷溜走。
他人小,混在人群中一路追着马车走也没人觉得不对劲,而这一跟,便是好几日,仿佛不见到裴迎雪,他就会一直跟下去。
明昭长公主的宴会上,裴迎雪问沈辞,他们是不是见过面,沈辞撒了谎,他们其实见过。
哪几日沈辞一直跟着裴迎雪,可是裴迎雪出行便是马车,进出都极为隐蔽,他想看看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样子,比登天还难。
而他那时为了见他一面,半步也不敢离开,现在想起小时候的愚蠢行为,沈辞都觉的丢脸,他那几天水米不进,直到第三天的时候实在受不住,竟然饿晕过去。
等他醒来时,他正躺在一块温暖而柔软的怀抱里,脑子随着马车的颠簸晕乎着,他脑子不清醒的抬起头,就对上了一双如春水一般柔软的瞳孔。
一个长得特别好看的男人将他抱在怀里,在他睁眼的第一时间柔声问他:“醒了?”
那个男人声音软的像是含着糖,紧紧是一句话便让沈辞甜到了心里。
而那是沈辞与他父亲的初次见面,平淡中带着令人挥之不去的温馨和美好。
由于裴迎雪的放任,沈辞黏在他身边黏了好几天,那几天他乖乖地待在裴迎雪身边,他也不赶自己走,只偶尔没事的时候会逗逗他。
哪几日具体怎么过得,沈辞而今说不上来,很多事情随着记忆的流逝逐渐淡去,唯有某一天的事情沈辞记得清清楚楚。
那一日裴迎雪收到了家信,信的内容无非是问他何时归家。
裴迎雪看信时沈辞就在他旁边,他认字早,信上的内容看的清清楚楚。
【阿雪,孩子即将降世,你何时归家。】
公主与驸马成亲三年才等来了自己的孩子,这一胎可谓是盼星盼月。
沈辞当时就从裴迎雪的脸上看到了,只有别的父亲看着自家孩子淘气时才会出现的慈爱眼神。
他当时就说了一句:“你要走了,我是不是就看不到你了?”
裴迎雪当时是这么回的,他笑着捏了捏沈辞的脸,跟他说:“你可以跟我一起走。”
裴迎雪要带着沈辞一起回靖安的消息传到了裴家家主裴霖的耳中,她当即冲到了裴迎雪的跟前,气冲冲地问她哥是不是疯了。
带着一个捡来的孩子回靖安,也不怕临产的公主多想,再说他这孩子偷偷摸摸跟了裴迎雪好几日,谁知道接近裴迎雪是不是别有用心。
又说公主看似有容人之量,实则眼中见不得一粒沙子,若是因为这孩子而让他们夫妻生出嫌隙,实在得不偿失。
沈辞那时人小,觉得自己隐藏的好,殊不知他的所作所为在裴家人眼中就是小孩子过家家,虽然事实如此。
好在裴霖那段话说完,裴迎雪说了一句让沈辞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就一个六岁小儿,翻不出什么风浪,再说我既捡了他,便能护他。】
这句话至今已隔十几年,可沈辞每每想起都觉得感慨万分,越是感慨越觉得裴迎雪当年在哄小孩儿。
别说一个普通人家多一个小孩得人仰马翻,就说堂堂驸马领回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不管真相如何,旁人只会觉得他德行不端,于公主脸上无光。
也不知道他当年是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护着他。
还好他当年人虽小但脑子仍在,没被裴迎雪忽悠着随他去靖安,但那句话刻在沈辞心中多年,至今铭记于心。
话转当前,裴迎雪那时觉得能护沈辞,那沈辞定也能护住他。
沈辞一字一句说的无比认真,仿佛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