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 第97章 除名

第97章 除名(1/2)

目录
好书推荐: 出宫前夜,沦为暴君掌中物 大小姐风靡家属院,军少轻声哄 叉腰腰,全家都是我捡来噠! 掠瘾 僵尸:我是九叔父亲,开局坟被挖 我反派他哥,专薅气运之女! 葬神渊 女帝证道休夫,我带娃成神你哭啥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说好全民争霸,你搞垄断什么意思

规模大约是杨建国这里的三倍。

杨建国此处投资了二十余万,而娄晓娥声称投资数百万。

这似乎不太对劲,规模上並未大太多。

杨建国思忖片刻,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娄晓娥买下了对面大楼。

而杨建国只是租下,且只付了三年房租,因此投资成本低得多。

她那號称的三百万投资,估计有二百八十万都在买楼和装修上了。

娄晓娥的饭店就开在杨建国对面,杨建国无语,这是要正面交锋啊。

“师傅,人都到齐了,咱们何时开业?”

马华、小胖等人都来了。

小胖前几天被於莉夫妇解僱了,只因他只会炒菜,对配料一无所知,终於露馅。

为此,小胖来找杨建国,杨建国也只能稍作安慰。

到店后,杨建国会提供配料让他使用,慢慢弥补这一缺陷。

这傻子,杨建国真不知如何形容。

跟了十几年的徒弟,连配料都不懂,真是太坑了。

“九二零,咱们明天开业,今天大家先来熟悉一下后厨,我跟你们说说。”

杨建国带著人来到后厨,开始交代事宜。

前厅方面,刘嵐在给服务员培训。

刘嵐在食堂主要负责小包间领导的招待,这方面经验丰富。

“老板,我们刚才看到对面饭店贴公告了,他们也明天开业。”

娄晓娥显然早有准备,去四合院时,那饭店已快装修完毕。

不然,不可能与杨建国这里同日开业。

杨建国租的房子,以前是一家国营饭店,因衝击而倒闭。

国营饭店竟需赫然张贴“禁止无故殴打客人”之告示,其状可见一斑。

个体户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营饭店若不倒闭,实属奇蹟,往往数月难见客踪。

昔日国营饭店员工风光不再,如今纷纷失业,更成了各家餐馆避之不及的招聘黑名单,毕竟,谁敢用那曾对客人动手之人?

“怎会如此凑巧?”杨建国心中嘀咕,昨日才发布的公告,对方今日便紧隨其后,仿佛是刻意挑衅,令他哭笑不得。

手下员工机敏,透露对面餐馆因见己方开业而焦急提速的。

餐饮业竞爭激烈,两家餐馆门对门,自是直接的竞爭对手。

时下出行不便,客源多依赖周边居民,因此,培养熟客成为关键。

谁先站稳脚跟,谁便能占据优势。

“无妨,別看他们店面宏大,未必是我们对手。”杨建国胸有成竹。

他与傻柱同住一院,对周边动態了如指掌,尤其是后厨之事。

傻柱不仅拉拢了轧钢厂其他食堂的主厨,还高薪聘请了一位纺织厂小灶厨师。

纺织厂虽有名,但其小灶默默无闻,反观轧钢厂小灶,因接待广泛、助力生意而声名远扬。

那纺织厂的厨子,能有何等能耐?

杨建国对此毫无惧色。

估计仅傻柱堪为对手,其余皆不足虑。

然而傻柱的厨艺,马华都能轻易超越。

“没错,就傻柱那点手艺,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厨几位主厨,对傻柱的厨艺皆不以为然。

他们均师从杨建国,自觉早已能与傻柱一较高下。

若非傻柱在轧钢厂后厨资歷深厚,歷任班长乃至主任,他们早已挑战於他。

“是不是如此,比试便知。”

“马华,后厨就交给你了,带大家熟悉设备。”

“薪资已议定。”

“为提升积极性,我再添一项福利:设立奖金制度,饭店每月盈利的百分之三作为后厨奖金。”

“望大家努力,日后你们也是饭店的主人。”

仅凭固定薪资难以激励厨师,奖金制度且与盈利掛鉤势在必行。

这百分之三,生意兴隆时,数目颇为可观。

“杨师傅……”

不知谁喊了一声,杨建国颇为无奈。

“老板……”

“哦哦哦……”

眾人隨之起鬨,奖金数额虽未知,但有奖励自然欢喜。

“傻柱,你没问题吧?杨建国的饭店就在对面,日后必有一战。”

对面娄晓娥办公室,她面色不佳。

店铺未开,对手已现,还险些被抢先,娄晓娥颇为头疼。

“娄总放心,咱这饭店的档次,岂是他们能比?”

傻柱信心满满。

厨艺上或许稍逊,但饭店规模、装修档次皆远超对方。

对面岂能相比?

厨艺相当,顾客自会选择这边。

后厨之人,他会亲自,相信很快就能成为得力主厨。

毕竟,他在厨房摸爬滚打多年,经验自是丰富。

“我所指的是烹飪技艺,你的手艺定能远超杨建国,对吗?”

娄晓娥眉头紧锁,她所求的答案绝非餐馆的级別或装潢。

这些虽关键,但厨师才是餐馆的灵魂。

若饭菜无味,不及隔壁,那便尷尬了。

“烹飪技艺上,您大可放心。”

“杨建国不可能亲自掌勺於厨房,您或许不知,他还经营著一家製衣工厂。”

“听说那工厂近日正迁址,规模已达数千人之眾。”

“那工厂足以让杨建国分身乏术,投资甚巨,他必得亲自督战。”

与杨建国比拼厨艺,那还是作罢。

傻柱自知技不如人,这些年虽竭力追赶,却始终望尘莫及。

杨建国学识渊博,远非他能及。

於是,他只能转移话题,厨艺之事就此打住。

“杨建国竟有製衣厂,规模达数千人?”

娄晓娥一脸愕然,望著傻柱。

此事她全然不知。

回国后,娄晓娥也曾有意投身实业,考察市场后,认为製衣业正当其时。

但一打听国外製衣设备的价格,她便打消了念头。

那投资太过庞大,非她能承担。

此刻,傻柱告知她杨建国拥有数千人的製衣厂,她简直难以置信。

“是啊,起初仅百余人,后不断招收学徒,据说新增了好几百。”

“前两日迁新厂,各街道都配合招工。”

“这已非秘密,几个街道都有指標,共招收了三千多人。”

傻柱並未隱瞒,娄晓娥提及此事,便不会再追问厨艺。

一提厨艺,傻柱便心生怯意。

多年来,他靠厨艺为生,这是他最自豪的本领。

他未曾料到,有一日会因谈论厨艺而心虚,这种感觉五味杂陈。

“三千多人,那得投资多少?难道杨建国购置了三千台缝纫机?”

娄晓娥觉得自己仿佛在听天方夜谭。

就凭杨建国,能开得起数千人规模的製衣厂?这岂是儿戏。

莫非是那种设备落后的破旧小厂?

这或许是唯一的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闺蜜齐穿书!嫁糙汉!你离我也离 西门官人从水滸横推 柯南:卧底酒厂发现全是自己人 我创造了怪物序列! 被强制爱后,厌世的我不想死了 別院私逃后,疯批权臣怒红眼 我靠纳米列印黑科技暴富 假面骑士极狐里的中式魅魔 史上第一县令 斩神:我道系青年,请个神合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