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背道而行(1/2)
第373章 背道而行
董昭和刘晔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相似性。
都是在汉末乱世初期就加入了曹营。
都是公认的曹营一流谋士。
且都得到曹氏三代君主的重用。
相对来说,董昭做官更擅长钻营。
所以当下已经官居九卿之一的卫尉。
并在司徒王朗去世之后,一度“行司徒事”。
也即代理司徒的工作。
若非司马懿横插一杠,本该由董昭转正为司徒。
此时曹叡同时提问二人,董公仁自是当仁不让先作声:
“陛下明见,贼将麋威深谙兵者诡道之妙,故在情势不明之下,以快打慢,以攻代守,试图掌握战场主动。”
“窃以为越是这时候,陛下越该沉住气,专心于眼前所谋。”
曹叡:“也就是继续匿藏的意思了?”
董昭微微颔首,又道:
“虽然匿藏,却不能再如早前缓缓图之,须从速,必要时,何妨东行青徐?”
曹叡迟疑:
“毌丘仲恭方才南下,未有回音,朕恐欲速而不达,那时非但淮南未得,只怕身后的河北也将有失,进退失据。”
董昭道:
“世间从无万全之策,或南或北,陛下总要下一注,赌一边。”
“切不可如昔年袁绍那般多谋而寡断,错失先机。”
曹叡闻言神色一凛,又看向旁边的刘晔:
“卿有何论?”
刘晔早已迫不及待:
“臣也认为麋威此贼深得兵法诡谲。但也正因如此,不能简单地反其道而行之。”
“正所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焉知麋威所图,到底是陛下匿迹还是不匿迹?”
“抑或是不管匿不匿,都有计策应对?”
“故此,臣主张当以保存河北为先,毕竟麋威大军在北不在南,他再如何诡诈,此刻对淮南也是鞭长莫及的。”
微微一顿,又道:
“当然,诚如董公所言,当此之际,陛下须有决断,然后速行之。”
言罢,束手看向曹叡。
董昭原本还想反驳刘晔。
但听到最后一句,便也就此打住,同样看向曹叡。
曹叡沉思片刻,猛一凝目,对曹泰下令道:
“卿速领轻骑去温县接回司马氏的族人,然后北返,与朕一道回去守卫邺城吧。”
此言一出,刘晔瞥了一眼董昭,似有得意之色。
而曹泰则迟疑道:
“陛下,既到温县,洛阳便不远。何不依照前策,继续扬声于洛阳,以壮声势?”
曹叡听罢,也有些迟疑。
但在董、刘二人注目下,终是遗憾摇头道:
“麋威出兵太快,来不及了。”
“况且刘禅麋威皆已渡河进攻,我若只是在洛阳城下喊几句话,传几篇檄文,又能壮几分声势?”
“只怕两相对比,在天下人眼中反而是露怯的一方。”
“你看司马仲达不就在高唐匍匐不动,当起了老龟了吗?”
“说到底,如今汉魏之间攻守之势已经不同当年。”
“汉军底气足,足以屡败屡战,而朕若一败……”
说到底,曹叡长长一叹,不欲多说。
而曹泰虽不认为刘禅果真有胆气渡河,多半也是麋威的诈术。
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用,便领命而去。
曹叡随后与众人登上高阁,负手北望。
但见莽莽太行,巍峨雄壮,恰如天下脊梁。
原来,就在夏侯楙打着他旗号南下白马佯攻之际。
他已经悄然离开顿丘,绕道太行山的陉道,转进到河内地界。
如此虽然走得慢一些,却能避开平地上的汉军斥候。
而后来事实证明,得亏自己走山道。
不然很可能被突然自洛阳东出的张飞发现,遭遇不测。
“对了,羊衜的妻子,都在一起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