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64章 太子的影响力何时变得如此之大了?

第164章 太子的影响力何时变得如此之大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从替补选手,到UFC冠军! 雪后初晴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他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圣贤书中有大道,田垄巷陌间,亦有真知。”

这一下,可不得了。

那些收到回信的官员,原本或许只是例行公事地上个奏疏,或许还带著几分试探,此刻却是个个激动不已。

储君亲自回信,谆谆教诲,这是何等的荣耀与重视!

更重要的是,太子提出的“读圣贤书,也要下基层”,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指明了一条不同於以往只知道埋头经卷、或者一味钻营门路的晋升之阶。

於是,一股奇异的风气开始在长安官场,尤其是在那些中低级官员中悄然蔓延。

以往下朝或休沐,官员们多是聚在一起饮宴、清谈,或者往来於各权贵府邸。

如今,却有不少人开始换上常服,跑到长安、万年两县的市井之间转悠,去东西两市看交易,甚至有人结伴跑到京畿附近的乡里,去看农夫耕作,与里正、老农交谈。

是否“深入基层”,了解“民间疾苦”,竟隱隱成了判断一个官员是否属於“太子党”的新標籤!

若是哪个年轻官员聚会时,说不出几句市井物价、田间农事,反而会被同儕暗中嘲笑,认为其不堪大用,跟不上东宫的新风气。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他听著王德的稟报,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错愕的神情。

“深入基层?体察民情?”

李世民重复著这两个从东宫流传出来的新鲜词,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太子的影响力……何时变得如此之大了?

竟然能引导整个中下层官员群体的风气?

这已不仅仅是辖制一个工部那么简单了。

这是在塑造一种新的为官標准,在爭夺话语权和官员的认同感!

他感到一丝警惕,但旋即又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

因为根据百骑司的密报,那些官员跑去“基层”看到、听到的情况,大多属实,並非虚言。

而且,这股风气目前看来,確实让不少年轻官员脱离了无谓的清谈和钻营,开始关注实务。

“好在……目前还多是些中下层官员。”

李世民在心中自我宽慰了一句。

那些五品以上的实权重臣,根基深厚,自有其行事规则和利益网络,暂时还未被这股风气过多波及。

但他这口气还没松多久,一次常朝之上的辩论,便將这股潜流彻底掀到了明处。

朝会上討论的是关於今年关中地区“和糴”的具体政策。

民部提出,为了稳定粮价,预备在京畿诸县以略低於市价的价格,徵购一批粮食入库,以备不时之需。

这本是歷年的常规操作,章程也是老章程。

民部尚书唐俭奏毕,按惯例询问诸臣意见。

本以为会顺利通过,不料,一位门下省的从六品左拾遗,名叫周正的年轻官员,率先出列反对。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周正声音清朗,带著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殿內微微一静,不少目光投向这个平日並不起眼的小官。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也抬了抬眼皮。

“哦?周拾遗觉得有何不妥?”李世民不动声色地问。

“回陛下,”周正躬身道。

“臣近日因公务,曾数次前往京兆府下辖的蓝田、渭南等县。与当地农户交谈得知,去岁虽称丰年,然因山东之灾,漕运不畅,关中粮价本就已比往年高了半成。”

“如今青黄不接,市面米价已至斗米三十五文。民部所擬和糴之价,仍按去岁旧例,定为斗米三十文。此价与市价相差五文之多,农户若被迫售粮,无异於盘剥!恐伤农心,亦恐激起民怨!”

他话音落下,立刻又有另一位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出列附和。

“陛下,周拾遗所言属实!臣亦曾至鄠县、盩厔等地,亲眼所见,民间存粮並不宽裕。若此时强行低价和糴,必致怨声载道。请陛下明察!”

紧接著,又有三四名官员纷纷出列,他们官职都不高,多是些员外郎、主事,但言辞凿凿,都声称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列举了各自“深入”的县乡名称,甚至具体到某村某里的情况,一致反对民部擬定的和糴价格。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唐俭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身为民部尚书,掌管天下財赋,自有其一套数据和考量。

被这几个小官当庭质疑,面子上如何掛得住?

他当即出列反驳:“尔等所言,不过一隅之见!民部所定和糴之价,乃综合往年粮价、国库支用、市场行情而定,旨在平稳物价,岂是尔等妄加揣测?”

那位首先发难的周正却毫不退缩,昂首道:“唐尚书!下官所言,並非妄加揣测,乃是实情!”

“尚书久居庙堂,可知如今长安米铺之价几何?可知乡间农户为缴纳租庸,已需糶卖多少存粮?”

“政策若不合下情,纵有千般理由,亦是害民之政!”

“你!”唐俭气得鬍子一翘。

“黄口小儿,懂得什么国家大计!只知空谈民情,可知国库空虚,边用浩繁?”

“正因知国库空虚,才更需体恤民力!”又一名官员高声接口。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岂是长治久安之道?”

“太子殿下常教导我等,要读圣贤书,更要下基层,知民间真实疾苦!唐尚书,您可曾亲自去乡间看看,问问那些农户,愿不愿以三十文一斗的价钱卖粮给官府?”

这话一出,不仅直接顶撞了唐俭,更是把太子李承乾的教导搬了出来!

一直闭目养神的房玄龄猛地睁开了眼睛。

长孙无忌的眉头紧紧皱起。

高士廉也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这几个小官,仗著太子的势,竟敢如此放肆!

龙椅上,李世民的面色沉静如水,但放在扶手上的手指,却微微收紧了。

这些官员,无疑都是深受东宫那套“深入基层”理论影响的所谓“太子党”。

他们利用自己亲自走访得来的、难以驳斥的具体情况,向原有的政策制定体系和权威,发起了挑战。

而他们攻击的目標,直指掌管財政的民部尚书唐俭!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年轻官员说的……很有道理!

他们引用的数据、描述的情况,细致入微,显然是真正下去看过、问过的。

相比之下,唐俭那套“综合考量”、“国家大计”的说辞,反而显得有些空泛和苍白。

在確凿的“民间疾苦”面前,任何大道理都显得有些无力。

这场原本寻常的朝会议事,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雪后初晴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从替补选手,到UFC冠军! 领主:从基建海寇窝点开始 末世大洪水,太监逆袭系统什么鬼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