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污染区生存守则(2/2)
几个半大的孩子在街道上打闹,瘦胳膊细腿,嘴唇乾裂。看到陌生人过来,扭头飞速往废墟里头钻,躲在茂盛的藤蔓里,眼睛却好奇地打量著他们。
“这地方也就百十来號人,都是战爭遗民。”吕明边走边说,声音压得很低,“要么是有基础病,要么是身上带伤,没几个能干活的。也就靠几个年轻力壮的守著,勉强防著些零星的污染体。”
知之的目光扫过两侧的帐篷,发现不少帐篷门口堆著打包好的行李,用破旧的牛皮绳子包著,显然是隨时准备离开的样子。
一个女人正蹲在门口,把几件破旧的衣服塞进旅行包里,动作急促,额头上渗著汗,像是在赶时间。
“为什么大家都在收拾行李?”知之忍不住问。
吕明看了程宛一眼,两手一摊:“这种基础的知识点我可不负责教。”
程宛走在知之身边,语气平淡:“污染区的生存守则第一条,十日守则。在一个地方儘量不停留超过十天,待久了,地下的菌核会感知到活人的气息,到时候引来的就不是零星污染体了,可能是一整群。所以他们会定期在十几个临时驻扎点之间来回迁移。”
知之愣了一下:“污染区生存守则?”
程宛嘆嘆气:“你在安全区长大,没接触过这些也正常。”
“污染区也不是全是死地,分具体情况。”
“在深度污染区,地表全是活的菌毯,土是紫黑色的,跟烂內臟似的,空气里飘著孢子云,进去就得穿全封闭防护服,不然活不过两分钟。”
“这种地方目前数量越来越多,也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区块。”
“稍微好点的是中度污染区,也叫过渡带或者交界地,地上有零星菌斑,孢子浓度低些,但得戴防毒面罩。”
她又指了指废墟中疯长的杂草丛,其中多数是些叶子发黄的植物,看起来造型诡异扭曲。
“咱们现在待的地方,就是典型的潜在污染区,算是缓衝带。地上看著乾净,其实土里头有休眠的孢子,下雨或者天热就会醒过来。”
“缓衝带的植物能吃,但得煮熟,味道有点苦。”
“动物没全被感染,但是多少沾点变异,比如六条腿的耗子或野兔。那玩意的肉处理之后勉强能吃,但是內臟有毒。”
知之犹豫了一下,低声问:“普通人在这种地方......该怎么生存?”
“怎么生存?会呼吸你就能活著!”走在前头的吕明插嘴道。
“其实是靠规矩。”程宛平静地回答,“定期烧一遍土地,也叫火耕净化,能抑制孢子活性。”
“有条件的社区会种雷公藤、蛇床子这些抗污染的草药,形成防护带,也叫药圃隔离,这个你应该比较熟。”
她顿了顿,看了一眼旁边一个正在咳嗽的男人,那人脸色发白,咳嗽时身子都在抖。
“但是即使时刻守著规矩,也只是能让你勉强活得体面点。”
“在污染区,要人命的东西时时刻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