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好了陛下,平安和盛庸投靠朱棣了!(1/2)
小太监被揪得喘不过气,却仍硬著头皮道:“奴才不敢欺瞒陛下!那些锦衣卫兄弟说,他们查济寧溃兵的时候,有个小兵亲口说的,说开战前看见盛將军的亲信,揣著密信往燕军方向去了。还有平安將军的亲兵,有人在他们身上搜出了北平的家书,信里还提『燕军待士兵宽厚,有田有粮』呢!”
这些话深深的刺激到了朱允炆。
仿佛是一根根毒针扎进朱允炆的心里。
朱允炆可真是太清楚朱棣的手段了,收编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就是靠有粮有田这四个字。
他鬆开手,小太监“扑通”一声跌坐在地,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后退几步,靠在龙椅上,眼神涣散。
“原来……原来不是打不过……”朱允炆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耳语,“是朕错了,朕不该觉得他们打不过……他们是坏!是跟李景隆一样,早就背著朕,投靠朱棣了!”
……
……
南京城齐泰府邸的书房內,烛火通明。
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茶香,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却是凑在了一起。
齐泰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正在看著手中的奏报。
流言蜚语不断,盛庸,平安已经投靠了朱棣,徐州城危矣。
黄子澄站在窗边,时不时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看起来也很焦虑,而方孝孺则捧著一卷奏摺,目光却早已飘远,三人虽各有动作,心思却都系在“济寧失陷”与“盛庸、平安通敌”的流言上。
“济寧半日即破,盛庸、平安带著残兵退往徐州,这事儿要是陛下深究起来,咱们怕是难辞其咎。”
齐泰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满是担忧:“兵是从兵部奏请从浙江、福建募集的,將是咱们推荐的,如今打了败仗,陛下就算不怪罪,朝堂上的御史也会咬住不放。”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如今,三人也是骑虎难下。
筹备粮草的是你们,修葺城池的是你们,募兵的是你们,推荐將领的也是你们。
现在好了,打了败仗,你们仨,还想要有好下场?
黄子澄转过身,眉头紧锁:“齐大人说得是。可咱们有什么办法?”
顿了顿,黄子澄继续道:“燕军的火炮实在厉害,济寧城墙都挡不住,换了谁去,恐怕也难取胜。”
话虽如此,他却下意识地避开了“责任”二字——谁都清楚,难取胜和半日溃败是两回事,真要追究起来,他们推荐將领、统筹兵力的失职,是绕不开的。
方孝孺放下奏摺,眼神突然变得锐利:“难取胜,不代表会溃败。如今外面流言四起,说盛庸、平安暗通燕军,故意丟了济寧——这流言,或许不全是假的。”
齐泰与黄子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瞭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