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什么是古法红糖?和普通红糖有区別吗?(2/2)
萧嵐也不隱瞒,反正这古法红也是他直接买的成品,不是什么私人不外传的手艺。
“古法红,是从汉朝传承下来的製方式。
唐朝的时候,工艺进一步完善,还记入了多本古籍医书药典,它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
“因为古法只是粗炼,所以古法红保留了甘蔗全部养分。
里面除了,还含有钙、锰、锌、铁、麦芽、胺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而普通的红,其实是近几十年才有的。
它真正的名字叫赤砂,
是工业提炼白之后,剩下的残渣和副產品,
因为其它营养成分已消失殆尽,所以只剩浓度很高的甜味和微微的苦涩味。”
“还有一种长得很红外型很像的,也是块状,
但那是冰加工厂在加工冰时,滤出的下脚液浇注出来,添加了色素的產品,叫做黄片。”
“啊?”
“啊?”
周浩川和李阿四齐齐震惊。
他们属实是没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红包,居然也有门道。
“那我以前吃到的很齁嗓子的那种……”
周浩川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个摊主卖的包子,应该不是什么冷冻预製品。
他在別的地方吃的才是。
萧嵐点点头:“古法红的甜度比较低,特点就是温润柔和,是不会甜到齁的。”
“古熬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5榨、3滤、2浮、1沉,所以价格也比较高。
为了节省成本,很多店面不会选用昂贵的古法红来当馅儿。
外面买到的红包,用的多半是赤砂。
它是单一蔗,甜度跟白接近,甜到辣嗓子很正常。”
这就说得通了。
难怪呢,只是普普通通的红,萧嵐也卖6块钱一个,是普通市价的6倍。
原来是他原料的成本也高。
果然贵有贵的道理。
“我不理解……”
“现在工业这么发达,难道就不能用机器批量生產出真正的古法红吗?
为什么非要用那些工业残余来糊弄大家?”
周浩川已经彻底爱上红包了,
但是价格这么贵,都赶上肉价了,他还是希望可以把价格打下去。
萧嵐淡淡一笑,打破了他的幻想:
“机器生產不了真正的古法红。
因为榨汁、开泡、赶水、过滤、摇瓢、打沙、成型这些步骤里面,大部分只能由人工操作。”
“有些地区的做法更加细致,足足十八道工序,一熬起来,24小时不能断火。
整个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轮流盯著,隨机应变,机器的脑子没有人灵活。”
周浩川已经死心了,萧嵐还要在他死去的心上盖上土,用铁锹拍实。
“而且,有时候不是技术问题,是成本问题。
古法红是纯甘蔗熬出的。一半红蔗,一半青蔗,一年成熟一茬。
榨汁的时候去头去尾,只留下中间最甜的那段。
20斤甘蔗,经过十几道工序后,只能熬出1斤老红。
成本这么高,產量这么低,工业要追求效率和利益,就不会选择它。”
“工业会选择用更便宜的甜菜替代甘蔗,或者直接用砂加色素来熬製红。
一些流水线工厂为了贪快,直接藉助明矾、硫磺来促使红成型。”
“后者做出的红,成本低廉,產量很大,价格极低,
但是劣幣驱逐良幣,如今不到一百年,就把传承千年的古法红挤出市场,挤得快要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