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动力传输!一个全新的思路!(1/2)
“行星齿轮减速器……”
林野的嘴里,无意识地念著这个词。
他的大脑,正在以一种超高的速度运转。
“崑崙”发动机的设计中,为了將涡轮高达数万转的转速,降低到驱动附件设备(如油泵、发电机)所需的几千转,採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行星齿轮减速系统。
这套系统,结构精密,对齿轮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是整个发动机中,除了三大核心部件(涡轮、压气机、燃烧室)之外,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在林野的脑海中,无数关於齿轮设计、力学分析、传动链优化的知识,如同潮水般涌现。
忽然,一个在苏联学习时,被某个老教授当作“异想天开”而否定的设计方案,跳了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用刚性的齿轮来传递动力呢?”
“如果……如果用液体呢?”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用液体来传递动力,並且实现减速增扭。
这就是——液力传动!
更具体一点,是液力变矩器!
这个技术,在后世的汽车自动变速箱和重型工程机械中,被广泛应用。
它的原理,就像两个对著放的风扇。
一个风扇(泵轮)通电高速旋转,吹出气流,带动对面的另一个风扇(涡轮)跟著转动。
只不过,在液力变矩器里,传递能量的介质,从空气,换成了密度更高、效率也更高的液压油。
泵轮连接发动机,涡轮连接输出轴。
通过控制泵轮和涡轮之间导轮的角度,就可以在不改变发动机转速的情况下,平滑地、无级地改变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
“对啊!液力传动!”
林野的眼睛越来越亮。
相比於结构复杂、加工难度极高、並且存在刚性衝击的行星齿轮系统,液力传动有著天然的优势!
第一,结构相对简单。核心就是泵轮、涡轮、导轮这“两泵一导”,没有那么多需要精密嚙合的齿轮。
第二,传动平稳,无刚性衝击。可以有效过滤掉发动机的振动,对后面的附件设备是一种保护。
第三,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当负载过大时,泵轮和涡轮之间会產生打滑,不会像齿轮一样,直接崩齿损坏。
当然,它也有缺点。
比如传动效率相比齿轮略低,会產生热量,需要散热系统。
而且,把它应用在转速高达数万转的航空发动机上,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动平衡精度和密封技术,都提出了全新的、甚至更苛刻的挑战。
“在『崑崙』上直接应用,风险太高,也太超前了……”
林野冷静地分析著。
这个时代的材料学和密封技术,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能在数万转速下稳定工作的航空级液力变矩器。
“但是……”
他的思路,忽然一转。
“如果……我不把它用在航空发动机上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