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要给姜嫻记入村志!(1/2)
乔赋坐在麵摊上左等右等,终於等来乔熹的时候见他喜气洋洋,怀中鼓鼓的只怕是没少拿钱,他的脸色更沉了。
乔熹刚在清凌书斋喝了上等好茶,人家说叫什么雨前龙井,皇帝大臣们才能喝到的明前茶,还吃了好几块茯苓枣糕,那味道別提有多好了,他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人逢喜事精神,乔熹一改刚才的烦躁坐在麵摊前看著眼前已经快要凉了的素麵,脸上露出一抹嫌弃,將素汤麵推给了乔赋。
“大哥,我突然想吃肉丝麵了,这碗素汤麵给你吃吧!”
乔赋抬手擦了一把嘴,从兜里掏出五文钱放在桌子上,站起身神色淡漠地看著乔熹:“我吃饱哩,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去给你大嫂扯点布,买完就直接回村了,你自己慢慢吃吧!”
话落,乔赋背著背篓转身就走。
乔熹嘁了一声也没说话,端著素汤麵吃了起来,又让老板端上一碗肉丝麵,从怀中掏出十二文钱放在桌子上,手一揣进兜里就能摸到沉甸甸的银子,心里格外的踏实。
这次清凌书斋的夏掌柜只给了他三十两银子,说是先付这么多,后期的二十两银子要看他的诚意。
每过一旬就要来城里匯报一次,若是乔荀有什么特別大的举动,比如要参加院试,乡试,以及去县学里读书还要额外前来匯报,总之一言一行都要如实告诉他们,否则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乔熹吐出银子。
乔熹根本没听懂夏掌柜的话,被三十两沉甸甸的银子给迷了眼睛,见钱眼开的拿著钱什么都答应了。
等回去就把银子给媳妇,等媳妇出了小月子年也过完了,就可以著手准备盖新房的事宜。
乔赋远远看著弟弟误入歧途,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
桃源村,姜家。
姜嫻忙完所有活儿,和钱氏打了声招呼便去陈郎中家接了。
这几天就和一个人形掛件一样几乎掛在姜嫻身上,一会儿没看见小丫头,怪想的嘞!
去陈郎中家要穿过村子,正好路过祠堂。
这会子祠堂里的人鱼贯而出,里正和几个村里辈分年长的老把式最后走出来,看里正脸上的笑意估摸著这事是少数服从多数。
想到山里头发现的落葵薯,姜嫻走上前喊了一声:“里正叔。”
里正以为姜嫻一直等在外面没有走,以为她也操心挖沟渠的事情,毕竟姜嫻家中的地现在在桃源村也属於是大户人家了,这一次修建沟渠也要占用姜嫻家不少地。
“嫻丫头,我正好也要去找你呢,村里人已经多数人同意挖沟渠的事情,趁著冬歇期赶紧挖好沟渠不耽误来年开春的耕种,到时候挖沟渠可能还要占用一部分你家新买的田地,你没意见吧?”
姜嫻摇了摇头:“没有,修建沟渠是利民的好事,对於子孙后代都是一件大好事,我会举双手双脚赞同里正叔的决定。”
里正顿时爽朗笑出声来,轻抚著山羊鬍子笑道:“你这丫头,还是你会说话。”
姜嫻脸上洋溢著淡淡的笑意,说:“里正叔,不过我找你不是说这个事的,而是我在陈郎中给我的医书杂记上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叫做落葵薯,和洋芋差不多,是能饱腹的食物,那一片藤蔓估摸著能挖出不少来,你要不要组织村里人上山去挖落葵薯?”
“落葵薯?那是什么东西,吃了不会有毒吧?”里正有些顾虑,毕竟是从未听过的植物。
早些年他们也曾有人上山挖过山上的植物什么的回来吃,但吃死过人,经过村民们长期的总结才认准了几样野菜,其余的都不敢轻易尝试,就怕有毒。
姜嫻笑道:“不会,我是看医书上的记载才认识的,而且旱年光景不好,我觉得可以带村民们相互认识一些城中药铺都会收的药草卖钱补贴家用,这样也总比看天吃饭好啊!”
里正还真的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再一个,寻常人能有挣钱的法子都恨不得捂得死死的,谁会告诉其他人啊!
这一刻,陈里正忽然觉得姜嫻这个小丫头浑身都散发著一道浅浅的光辉,也像是这一刻才真的认识到姜嫻。
他长长嘆息一声,看著姜嫻有些自愧不如,感慨一句:“嫻丫头啊,你可真是个好后生,真是没想到你还能有这么宽广的心胸,咱们村里包括老头儿我都比不上你啊!”
姜嫻轻笑出声:“哪儿的话,这不是我在山上採摘药草也有採摘出经验了嘛,而且我们一家子也採摘不完大南山上的药草,原先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今天朱寡妇让我受到了启发,我觉得只要是认真过日子如今却面对困境的村民们,就应该对他们及时伸出援手,谁叫光景不好大傢伙都难,咱们同一个村的人不互相扶持,难道还等著旁人来扶持我们吗?”
“说得好,不愧是我们桃源村的人,嫻丫头,你放心,你这些事情我一定会如实记载入村志,日后让后人也知道曾经我们桃源村出了你这么一位心地善良,无私宽广之人!”
“噗嗤”一声,姜嫻连忙摇头摆手:“里正叔,还是別了吧,我也不过是提供个想法,到时候还是要靠村民们自己努力,我也帮不了他们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