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李渊之逝,新粮归唐(2/2)
他原本想著,大唐地大物博,要什么没有?
为什么还要开著商船,去同海外的蛮人交易。
如今看来,兄长真是高瞻远瞩!
旁的东西不说,单这两样农作物,便已经能挽救千万黔首的性命,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活下去。
“此言当真?”
陈修阳的话音刚落,便见李世民一个箭步冲了进来,目光灼灼地望著陈修阳。
即便如今的大唐称得上海晏河清,四海昇平。
可在最偏远的地方,仍会有无数人因为饥寒交迫而死,最穷苦的百姓,仍旧在每日奔波,也未必能吃得饱肚子。
產量更大的农作物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修阳敢用项上人头保证!”
陈修阳昂首而立,言谈中透著陈家的风骨与自傲。
“好,好!”
李世民连声道:“你可愿献上占城稻和马铃薯的种子,朕愿赐你黄金千两,並赐牌匾天下之功。”
陈修云闻言並未一口应下,而是扭头望了陈修竹一眼。
见陈修竹脸上浅笑未变,方才点头应下。
……
在朝廷和陈家的协力培育下,马铃薯和占城稻的產量与口感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第二年春,朝廷拿出了大批占城稻和马铃薯的种子。
凡有需要者,皆可以用粮食来换。
秋收之时。
百姓们看著金灿灿的稻穀,以及比成人拳头还大一圈的土豆,皆喜不自胜,甚至喜极而泣。
“没想到占城稻和马铃薯的產量竟然这么高,从今往后咱们便再也不需要担心饿肚子了。”
“若三十年前有占城稻和马铃薯,阿爷也不会饿死。”
“我听说,这两样农作物是陈家人出海行商时带回来的,若没有陈家人,便没有这样的收成!”
民以食为天。
陈家带回来的农作物解决了百姓的粮食问题,在百姓心中,陈家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时至今日。
若有人想要造反,推翻李家的统治,百姓们大都是无所谓的。
毕竟皇帝轮流坐,龙椅上坐著的那位是谁,轮不到他们操心。
可若有人扬言要去灭陈家。
所有百姓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陈家面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陈家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陈家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
和占城稻,马铃薯比起来,陈修阳带回来的那几箱子宝石和各式金银器皿便有些不够看了。
而此行的收穫,不仅有这些实物,还有他增长的见识。
因此,他拜见过陈修竹后,便想要继续出海。
陈修竹也並未阻拦,只让他先回洛阳修整三个月,三个月过后,再重新扬帆起航。
想来经歷过这一次的成功后,李世民也会对海外行商之事动心。
……
贞观十一年,年节刚过。
李渊忽然薨逝,李世民大悲,將国事交给了李承乾,自己潜心戴孝。
李承乾仁厚,见七旬老臣也要守灵,心下不忍。
只道:“您曾同皇祖父一起在战场中杀出来,情同兄弟,想来皇祖父也不会愿意您拘泥於虚礼,损了身子。”
“您只管回去便是。”
老臣自是感激不尽。
毕竟就他这把老骨头,若是跟著年轻人一同折腾著守灵,恐怕过些日子就该跟著太上皇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