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回国!一场来自春晚的最高邀约(1/2)
当陈墨和沈清歌还沉浸在巴黎的浪漫余韵中时,他们载誉归国的消息,早已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华夏。
首都国际机场,vip通道外。
天还没亮,这里就已经被成千上万的粉丝和数百家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手中,举著各式各样的灯牌和横幅。
“欢迎文化英雄陈墨载誉归来!”
“墨色清歌,顶峰相见!”
“《青瓷》yyds!”
粉丝们的热情,几乎要將机场的屋顶掀翻。
他们自发地,在现场唱起了《青瓷》和《只要平凡》,数万人的大合唱,气势恢宏,场面甚至比一些一线歌星的演唱会,还要壮观。
而媒体记者们,则更是严阵以待。
他们都想抢到第一手的独家新闻,採访到这位,刚刚在世界舞台上,为国爭光的“文化名片”。
当陈墨和沈清歌,手牵著手,出现在通道口时,现场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顶点。
“咔嚓咔嚓”的闪光灯,瞬间连成了一片,亮如白昼。
“陈墨!陈墨!”
“清歌!清歌!”
粉丝们的尖叫声,几乎要刺破人的耳膜。
面对如此巨大的阵仗,陈墨和沈清歌,都显得有些惊讶。
他们没想到,国內的粉丝,会以这样一种“王炸”级別的方式,来迎接他们的归来。
王海和李薇,则立刻指挥著公司临时请来的安保人员,在前面开路,艰难地,护送著两人,走向保姆车。
101看书101 看书网藏书多,101???????????.??????隨时读 全手打无错站
“陈墨先生!请问您对於在罗浮宫成功举办音乐会,有何感想?”
“沈清歌小姐!您和陈墨导演的恋情,是否已经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认可?”
“陈导!『平凡之光』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是电影,还是综艺?”
记者们的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
陈墨只是微笑著,对著所有人,挥了挥手,然后,护著沈清歌,迅速地,钻进了车里。
保姆车,在粉丝们的欢呼声和媒体的追逐中,缓缓驶离了机场。
车內,沈清歌看著窗外那些依旧在热情挥手的粉丝,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现在也算是顶流了吧?”
陈墨笑了笑,將她揽入怀中,轻声说:“我们不是顶流,我们是暖流。温暖人心的那股流。”
回国后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庆功或者休息。
而是一场,比罗浮宫音乐会,规格更高、意义更重大的会议。
会议的地点,在京城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安保极其森严的招待所里。
当陈墨和李薇、王海走进那间的会议室时,心中都带著一丝忐忑。
他们不知道,这次的召见,所谓何事。
为首的是一位头髮白,面容和蔼,却不怒自威的老者。
他是宣传部的领导。
“陈墨欢迎回家。”
他主动站起身和陈墨握了握手,脸上带著讚许的笑容。
“你们在巴黎的演出,我们都看了。非常精彩,非常成功!你们为国家,为民族,爭了光!”
这句高度肯定的话,让陈墨悬著的心,放下了一半。
“领导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陈墨谦虚地回答。
简单的寒暄过后,会议进入了正题。
“陈墨同志,”李副部长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和你探討一下,关於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些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地说道:“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在文化领域,我们却面临著一些困境。市场上,充斥著大量粗製滥造、价值观扭曲的娱乐產品。而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流失,甚至被一些年轻人所遗忘。”
“尤其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我们长期处於一种逆差的状態。我们引进了大量的韩流、日流、好莱坞。但我们自己,能真正走出去,被世界所接受的文化產品,却寥寥无几。”
“直到……”李副部长的目光,再次看向陈墨,眼神里,充满了期许,“直到,你的出现。”
“从《我不是药神》引发的社会性思考,到《嚮往的生活》倡导的慢活理念,再到《青瓷》所掀起的国风热潮……陈墨同志,你和你的团队,用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向我们证明了,富有中国特色、蕴含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不仅在国內拥有广阔的市场,在国际上,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竞爭力!”
“所以,”他话锋一转,说出了这次会议的核心目的,“我们希望,你能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我们希望,平凡之光,能成为我们国家在文化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一个试点,一个排头兵!”
“在政策上,在资源上,国家会给予你们,最大力度的支持!我们只有一个要求——”
李副部长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
“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立传!为我们这个民族,铸魂!”
这番话,掷地有声!
陈墨、王海、李薇三人,听得热血沸腾!
他们知道,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表彰会议了。
这是一次“授命”!
是一次,来自国家最高层面的,对於他们未来道路的,期许与重託!
“请领导放心!”陈墨站起身,郑重地敬了一个礼,“我们『平凡之光』,一定不辱使命!”
会议的最后,华夏电影总局的张副局长,笑著递给了陈墨一个红色的信封。
“这是给你的,另一个任务。”
她眨了眨眼,显得有些神秘。
陈墨疑惑地打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封印刷著“华夏广播电视总台”字样的烫金邀请函。
邀请函上,只有一行字:
“诚挚邀请陈墨先生,担任2026年春节联欢晚会音乐类节目,总策划。”
“嘶——”
王海和李薇,在看到这行字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春晚!
那可是春晚啊!
是全球华人,在除夕之夜,共同守候的、最具分量的文化盛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