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Encore(2/2)
他终於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喃喃自语,也手忙脚乱地跟著站起来,学著江临舟的样子,用尽力气拍著手掌,
虽然不知道“bravo”具体什么意思,但那份狂热的气氛让他血液都沸腾起来,他不管不顾地也喊了起来,声音淹没在更巨大的声浪里。
“bravo!!!”
“bravo!!!”
呼唤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充满了整个音乐厅,撞击著穹顶,也撞击著后台每一个乐手的心房。
“bravo!”的呼喊如同沸腾的熔岩,在音乐厅穹顶下翻滚、衝撞,不容拒绝的热情一遍遍拍击著后台的幕布。
观眾不肯落座,掌声与呼唤交织成一片执著而兴奋的海洋。
声浪攀至又一个高点时。
侧台的深红幕布被一只戴白手套的手轻轻撩开。
首席小提琴手率先探身,紧接著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乐手们仿佛收到了无声信號,带著惊喜与愉悦鱼贯而出。
掌声瞬间又拔高一度。
指挥家最后走出,向观眾深深鞠躬,温和的笑意里带著理解与纵容。
他抬手,掌声才渐渐平息,空气中的热切却丝毫不减。
指挥转向乐团,目光在乐手间缓缓掠过,在林筱的长笛位置上稍稍停留,笑意更深。
他轻轻举起指挥棒——没有报幕,无需言语。
细长的木棒微微一点
高音弦乐以近乎耳语的极弱力度(奏出如晨曦薄雾中闪著波光的音符。
竖琴的琶音轻轻荡漾,圆號以极柔的音色铺出温暖和声。
那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的灵魂、无数人心中的圆舞曲。
刚才的悲剧色调被水波般的轻盈驱散,整个厅堂像被清风托起。
江临舟的嘴角缓缓漾开。
他熟悉这首返场神曲,也欣赏著乐团从柴可夫斯基的厚重切换到施特劳斯的灵动的无缝衔接。
引子部分弱奏如梦似幻,完美吊起期待。
林筱尚未进声,神情却轻鬆而专注,手指虚按笛键,隨时准备。
李锐眼睛一亮,低呼:“这调调熟!”
引子的水波推向岸边,第一圆舞曲的主旋律在弦乐群热情洋溢的演奏中绽放,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如歌,瞬间点燃全场。
紧接著,木管接棒。
长笛与单簧管宛如林间追逐的精灵,奏出轻快跳跃的华彩乐句。
长笛的音色明亮活泼,指法灵巧如飞,將每个音符吹得晶莹而富有弹性。
音乐如同河流继续奔涌。
抒情的第二圆舞曲由小提琴深情倾诉;
活泼的第三圆舞曲让木管再次闪耀;
华丽的第四圆舞曲在铜管的加入下辉煌灿烂;
第五圆舞曲推向小高潮,节日的热闹瀰漫全场。
江临舟放鬆地靠在椅背,感受这场共享的狂欢。
林筱在每次出场的段落中都保持著精准与活力。
李锐则全程像个进了游乐场的孩子,抒情时微微晃脑,活泼时脚打拍子,辉煌时忍不住咧嘴笑。
尾声急板骤起,速度飞快,力度攀升。
弦乐飞驰,木管穿梭,铜管金光四射,打击乐敲出振奋人心的节奏。
旋律在欢乐的漩涡中盘旋上升,最终在指挥高高举起的手势中,全乐队以最强音奏出坚定饱满的终止和弦。
如礼炮齐鸣!
余音未散,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再次爆发。
指挥与乐手笑容满面,一次次鞠躬致谢。
林筱隨著乐团行礼,脸上带著成功后的红晕与轻鬆的笑意,目光准確捕捉到观眾席上那个挺拔的身影。
江临舟站著鼓掌,眼神里是明亮的讚许与共享的愉悦,轻轻点头。
李锐蹦著喊:“安可!再来一个!”虽知无望,却是此刻最真实的心声。
音乐会在《蓝色多瑙河》欢腾的余韵中圆满落幕。
维罗纳的风暴已被多瑙河的粼粼波光温柔取代,留下的是极致的感动与纯粹的快乐。
退场的人流里,李锐还哼著那挥之不去的旋律:“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