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不是吧,我这都死不成?(1/2)
第185章 不是吧,我这都死不成?
八月。
大宋的夏税虽还都没有完全转运,不过大体上今年的这个数字却是都已经出来了,只有两千七百多万贯,不到三千万贯。
这在王小仙搞出麻布这个东西之后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收益甚至还远小於赵頊登基之前,比去年已经打了七折都不止了。
要知道今年的夏税,按说统计时是应该包括今年河北,尤其是瀛洲等地震地区改稻为麻的,而且江南等其他地区,今年新种的桑麻都格外的多,甚至在江南那边还搞了大面积的油菜来榨油(和桑麻轮种)。
正常来说,怎么著也应该比去年多出五成以上来才是对的,结果今年却比往年少了这么多,那么实际上王小仙给夏税带来的影响恐怕是都已经是要打个对摺的了。
当然,夏税的本质上其实就是桑麻税,也一样是农业税的一种,和秋税是一样的,无外乎一个是收夏天农作物的税一个是收秋天农作物的税。
哪一年,夏税收上来的实际银钱也没超过一千万贯过,实际上都是收的绢布,然后折价,大约估一个数报上去,而丝绸绢布这玩意本来价格就是波动的,地方官员为了业绩肯定都会在价格波动高的时候估,实际上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水分。
而今年的夏税,似乎有很多地方的官员都变得“实在”了,都是儘可能的往低了去估价的。
王小仙大力推广麻布纺织,也確实是导致了这一整年丝绸和麻布的价格变动幅度都很大就是了。
然而即便如此,也依然足以证明,王小仙他好像確实是该死了。
夏税都少了一半,那秋税就不用看了,照往年比打个两折三折都不稀奇。
虽然也有一些大臣会给王小仙说好话,比如王安石就上疏说王小仙搞了新政的地区商业税都多收了一两倍都不止,咱们大宋早就是以商税为主了,往年商税都能占到三分之二,今年说不定能占到四分之三甚至更多,两税收得就算是少点,朝廷也不是坚持不住,没必要对王小仙喊打喊杀。
不过这样的声音马上就被反对派给盖过去了,人家一句农乃国之本,就给你喷回来了。
现代人都明白无农不稳的道理,更何况是北宋呢,赚钱是一方面,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就是认为种地比赚钱重要。
而后並不怎么意外的,赵頊终於下令,逮捕王小仙,將王小仙枷进东京。
当然,待遇上肯定比一般囚犯还是要好得多的,一路上光是主动过来护卫的义士,游侠,就足足薈聚了一千多人,好多都是身上描龙画凤的黑道大哥,一个个的也全都表示甘为他坐下走狗了。
都要死了,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还搞什么胯下走狗有什么意思。
负责押送王小仙的兵卒自然也是他的嫡系亲信,理所当然,这一路上其实是既没有枷,也没有车的,有也只有马车,每到一个城市都有人负责迎接,请客,每离开一座城市也都有百姓集体出来相送。
就是整得贼有悲情英雄的色彩。
这一路到了京城之后,自然便更是如此了,城市里主要的市民阶级就是工、
商、军,全都是王小仙这边的人,王小仙来大宋这一晃眼也快三年了,乾的全是发展经济的事儿。
离东京还有足足数十里的时候,就已经先有了第一波来迎的军卒,如今这三衙也是出息了,虽然还是没有调兵权,但是枢密院对这件事也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几乎是刚过了陈留,就给他接上了。
万余名兵马分列两侧,簇拥著王小仙本人的马车缓缓驶过,数十里的距离一直到了东京城门之外,更是有著万军簇拥,进城之后城內的兵卒,百姓,更是密密麻麻,拥挤成了一团,以至於让王小仙反而想走都走不动了。
如果不是这些迎接王小仙的人潮有许多都在哭泣,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小仙这是凯旋归来的大將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