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赵頊终於开窍了(2/2)
不就是收买军心么,谁不会啊,王小仙还能买得过他这个官家?
一个月后,王小仙还给官家上了一封奏疏,详细的为官家提了许多的建议,都是他自己不方便做,但是很方便赵頊来收买军心的一些想法。
比如什么军中要搞集体食堂来代替军粮发放,这样比较方便监督管理。
军中建立蒙学,让將士们的孩子都可以免费上蒙学,蒙学之后有学习好的再进一步的深造和因材施教,极少数的去考进士,大多数都去学个木匠铁匠篾匠之类的各种匠艺去,社会上和军械监都缺得厉害。
专门在军中建养猪场,由官家贴钱给军中將士们养猪,让將士们逢年过节都能劳著点肉吃什么的。
严禁,且严查典妻之事,但由官家和军械监创立专属钱庄,允许士族低息借贷,利息不得超过一成,还不上钱的话只將本人充入敢死营中效命,不罪妻女。
都是一些收买军心很实用的小技巧,唯一的缺点就是都得点钱,好在赵頊现在兜里確实是也有了点私房钱,且他这个年纪正是好大喜功的岁数,对他自己的个人享受还没啥需求,赵頊竞也是一一照办,回信的时候给王小仙好一顿夸。
压根就没提群臣弹劾请杀的事儿。
群臣其实最怕的就是这个,皇帝本人,掌握了不受朝廷节制的钱財,这事本身就是极其可怕。
一时间大家连王小仙都不骂了,纷纷改劝官家本人做明君了,可官家偏偏不肯做明君,大家又如之奈何呢?似乎也只能希望王安石赶紧的推进变法了。
再之后,赵頊在回了皇宫之后,只跟政事堂的相公们开了一整天的会,磋商了大概这一个来月所积攒遗留下来的重大事项,然后他人就跑三衙去了,一连半个月每天都至少和三衙的大帅们开会,有时候会叫几个枢密院呈旨有时候也不会叫。
那些文官也还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再后来枢密院开会的时候赵頊直接下令让三衙大帅也要至少派一个人过去旁听,且拥有反对权,与枢密使意见相左的时候由他这个官家亲自调解。
文彦博再次辞职。
赵頊这次却居然批准了,而且就让枢密使这个职位空著了,而且枢密院的会议依然要照常开,依然要大帅出席。
朝臣这头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不对,马上就齐齐上奏说什么使相位重不可空悬之类的,又把韩絳给顶上去接替这个枢密使了。
再之后,相关的政策一个接一个的出,赵頊在自己研究了半天之后,居然命令三衙在京畿大营建设酒厂,醋厂,铁厂,所谓的盐铁管理在军营这边统统都不存在且允许他们不上税,真把场院给恢復了回来,且直接归属於三衙管辖,三衙也公开从社会上招聘能人进行管理,还擬了一个军商合作的招標。
说白了就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不会做生意,也很难避免官僚主义的问题,居然就真的这么就直接招標了,招来民间的商贾来接手军人的生意,差不多每个將招標一到两个商贾,整个京畿地区会招募百十来个。
再之后赵頊本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灵机一动,强行命令京东周边的地主都要种豆子,然后在京外的几个大营都建了酱厂教他们酿酱油,酿完的酱油直接用军械监的玻璃瓶装,並且下禁令民间不许酿。
(酱油在北宋是宫廷调味料並不普街但宫里已经有了)
用这笔钱再加上码头扩建的钱,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京畿地区兵卒的收入问题,解决了啊。
这些生意的管理权统统归属於三衙,正好还能避免军械监做大。
凭什么一个文官,比我这个官家更得军心,我就要听你们的把他给干掉呢?
我表现得比他更好不就得了么?君臣之间干嘛还非得比烂了呢?
这么一想赵頊还真的就是开窍了,而且他自认为王小仙是不可能竞爭得过他的:第一,他有大义,他是官家;第二,他有钱,还全是他的私房钱,而王小仙没有;
第三,大家同样去招商引资,王小仙靠的都是什么玩意,这次去京东带的都是福建路,广南路的商人了,连蓝眼珠子的色目人都有,那都不像个人了还当宝贝供著呢,你看我亲自出手,三衙一招標下来的都是什么人。
还让我怕王小仙尾大不掉,你们这些文官不是太高看他王小仙,而是也太小看我这个官家了吧。
这个时候,如韩维等人,如果不是跟赵頊再说什么空话套话的话,再想劝官家杀王小仙,能找的出来的靠谱的理由似乎就只剩下为子孙后代计这种危言耸听的东西了。
可问题是你让二十岁出头的赵頊去考虑接班人的问题,这也確实是早了点。
再之后,一则流言在东京疯狂的流传:说是官家在军营巡查的这一个多月,几乎每天都会问那些军官们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们想打仗不。
几乎七八成以上的军官的回答居然都是想。
而官家却是又一次在无意中回答了將士们:快了。
群臣们谁还顾得上管王小仙啊!
当然,也確实是已经有一部分文臣开始及时转向,转而支持官家和王小仙搞的新军法了,马屁精,投机主义者,这种人从来都有,更何况也確实有些人是愿意做一些实事的,就比如王安石的种种政策提议等都已经明显比歷史上变得更加激进得多,如韩絳韩维元絳等大臣则是在此事上態度越来越狐疑,越来越暖味,老相曾公亮明显现在也不领头了,又將大多数事务都推给了王安石。
而再小一些的新秀,比如曾布,吕惠卿,李定,苏辙,许遵等人,甚至是都已经开始公开在各种场合支持王小仙了,就连王安石自己也意识到,新党中的一些中坚骨干派確实是有著一点要和王小仙合流,甚至是在新党中又出来一个激进派的意思。
也正如王小仙所料,各路的宪司在看到王小仙居然什么事儿都没有之后,確实是不约而同的都和三直衙门进行了一定的接触,开始替代一部分的御史职责,在自家管辖境內开始推广除贪官和抑豪强的活动了。
这些提刑本来就都是明法的,想做出政绩来本来就需要强硬的,退一万步来说哪怕就是想贪污,想上桌分的蛋糕更大一点,也不妨先在三直的帮助下好好地查上一查啊。
而这种时候,王小仙自然也不能让赵頊把风头都抢了去,很快就给他整了个大活:
“官家,诸位相公,刚得到京东方面的来信,王小仙调集了齐州和兗州的禁军兵马两万人,將曲阜县城,还有孔家大院都给围了。“
群臣听了这消息之后,竟是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都有一种: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干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