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良配(2/2)
“咱家又没有子孙后代,就这一条老命,生死又有何干,能为了大宋最后做一些事,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赵项需要太皇太后背锅么,这个时候有著这样的一个背锅的机会对太皇太后来说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真的是好事,
赵项求太皇太后背锅,往小了说,也是缓解祖孙关係的一个极好契机,更进一步的,为了证明这锅確实是太皇太后的,是不是可以让太皇太后更自由一些呢?
一时,却是居然弄得王小仙,乃至王安石等人尽皆肃然。
事实上他想的也是没错,不过短短几日的功夫,陈荐被太皇太后打了的消息就传回了东京,而作为官家的赵项,却是破天荒的主动来庆寿宫请安,看望太皇太后来了。
说是太皇太后软禁,也总不可能真將老太太软禁起来不让他出门庆寿宫了,至多只是不让他出宫禁,不许她接触前朝大臣,再將她身边原本的亲信宫女太监统统赶走,换上一批赵项的自己人实时监视而已。
朝外消息,老太太也不是完全听不到风声,却是早早的就猜到赵会来看他,因此也早早地穿戴整齐,命人打扫好了房间等著他。
“孙儿给娘娘请安。”
隆冬的寒气尚未完全褪尽,庆寿宫廊下的宫灯映著新雪未化的微光,赵规规矩矩行了家礼,
抬起头,脸上带著刻意的亲近,“这几日忙著年节琐事,未能常来请安,娘娘身子可还康泰?夜里咳喘好些了么?”
曹氏眼皮微颤,抬手示意他起身:“官家有心了。哀家这把老骨头,不过照常过冬罢了。”她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指了指旁边的圈椅,“坐吧,喝杯热茶驱驱寒。”
“谢娘娘”
赵项依言坐下,目光在曹氏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侧脸上停留了一瞬,一时却是反而又无言了起来。
曹后也是一样,望著赵项年轻,又英俊帅气的模样,心中也是不免欢喜,有著许多的话要说,
但到了嘴边却偏偏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两人之间是真有祖孙情分的,如果没有,纯是政治交易,纯装的话,这俩人反倒是都好装了。
好半天,却是由赵打破了沉默:“孙儿记得,庆历八年,孩儿才四岁的时候,遇上庆历宫变,贼人杀进宫中,祖母將孙儿藏於裙下,贼军放火,是您撕下裙摆,用醋沾湿了,捂住孙儿的口鼻,还將一把匕首交到孙儿手上,对孙儿说,一旦有贼军掀开裙子发现了孙儿,就用匕首刺他的眼睛。”
“后来,娘娘被叛军伤了手臂,却依然紧紧护住了孙儿,事后孙儿被嚇得坏了,惊惧三日,食之则呕,依然是娘娘將孙儿抱了整整三日,才让孙儿见好,孙儿这条命,若非娘娘大概早就给嚇死了。”
曹后闻言,亦是眼中含泪不止,一时不能自抑,道:“咱们祖孙两人之间,本是患难与共,本是哎~若非是先帝他掀起濮议之爭,我——算了,不说了,去岁之事,是娘娘的错,娘娘给你赔个礼吧。”
祖孙两人却是也算是心意相通,而且客观来说也確实有著英宗和濮议之爭可以做背锅侠,不约而同的便都选择了以旧时亲情来破冰敘旧,不久之后,两人便相拥而泣了,但其实俩人却是也都知道,俩人的关係是回不去了的。
曹后先是议立赵顥,要搞兄终弟及,后来更是安排石得一控制宫禁,甚至她弟弟曹偷都给她调进京师,这是打算操控禁军,夺取东京兵权了,这行为分明已经和造反没什么两样了。
要知道她曹后一旦成功,赵只怕是想当一傀都不可得的,他可不一定会有宋仁宗那么好运,刘娥毕竟只是一民间女子,没什么过硬的娘家,这曹后可是姓曹啊,这事儿真做得成的话,说不得他们曹氏也要和辽国萧氏一样了。
好半天之后,祖孙二人述罢了亲情,也终於重新提到了正事,赵將事情完完整整地复述了一遍,而后道:“祖母,那石得一毕竟是您的伴当,现在江寧出了这样的事,您看,要如何处置?”
曹后闻言,却没直接回答,而是道:“这个王小仙,之前上元节的时候,法永进宫来看我,对他也是讚誉有加,说此人是个能臣,而且性子十分的刚直,官家,可是想要用他。”
赵项:“这是自然,此人乃是我大宋神剑,而且此人的经营之才,实在是匪夷所思,今年江寧放青苗钱放贷三成,千万贯尽皆放出,且大多都有所抵押,料来不会有什么紕漏,孙儿以娘娘名义入股的那江寧纺织公司,更是日进斗金,不止如此,整个江寧,乃至於整个江南的商业,都被这一家纺织公司个盘活了。”
曹后点头,却是突然道:“如此有本事的人物,听说是性甚刚直,甚至说是直近於癲?”
赵项闻言苦笑:“是啊,若非是直近於癲,如何能干得出当街扇钦差耳光之事?我知道此人,
应该是害怕陈荐无事生非,坏了纺织公司的大事,乃至於坏了王介甫入相之事,或许—或许也真是有构陷之事,他气不过了?”
曹后:“过刚易折啊,官家,此人既然这般能耐,又有如此品行,咱们皇家,更应该保一保他才是,这孩子是要今年考试吧?”
“是,以他的才学,应该可以高中。”锁厅考是不糊名的,说过肯定也就过了。
“这孩子,有了婚配了么?”
“这应该没有。”
“二十多岁了,怎么还没有婚配?官家,你姑姑德寧公主家,你堂妹曹诗诗,你可还记得?”
“诗妹?自然是记得的。”赵项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古怪的神色,对这位堂妹,似乎还颇有一点心理阴影。
“诗儿今年,十六了吧,这孩子心气儿高,非是少年俊彦,也入不了她的眼,不如,许给这位王小官人如何?锁厅之试,也是金榜题名,咱们也效仿民间百姓,做个榜下捉婿之事如何?
,
“这孩子性子太直,我看做事也是个肆无忌惮的,若是与咱们皇家攀上亲戚,日后真出了什么事,你要保他性命,也能堵群臣之口啊。”
赵一想,这好像还真是个良配。
就堂妹那性子,一般的男子恐怕还真降不住她,
他这次来找曹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曹后站出来替他背锅,那诗妹是姑姑德寧公主的女儿,姑父曹评,乃是曹后亲弟曹偷长子,也就是说这曹诗诗既是自己这个官家的堂妹,也是曹后的侄孙女。
当然了,因为他爹英宗本来也不是仁宗皇帝亲子,所以其实这姑姑,堂妹,乃至於高后这个祖母,都不是亲的,其实说来那应该是曹后在世上最亲近的人才对。
若是太皇太后下旨赐婚,那王小仙这次奉太皇太后之命打钦差,不就十分合情合理了么?不也就相当於是太皇太后默认此事了么?
而且赵也確实是以为,这门亲事是真的般配,非常的合適。
“孙儿以为,確是良配,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我这就召姑父和诗妹进宫,咱们好好商议一番,
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