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诈唬,和书生拔剑(1/2)
却说王安石到来之后,故意先用大帽子扣人,不等陈斌呵斥,先是大声地搞一个谋逆,擅权的大帽子甩在了他的头上,其实也並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身后这些群眾听的。
毕竟群眾么,一时义愤就跟上来了,跟上来之后却是未必能够顶用。
这种事和打群架是一样的道理的,一百个人打群架,真正的核心主力有七八个人就不错了,更何况这还是跟府衙的衙役在闹。
当然,也是说给那些衙役们听的,王安石说的这几条全是大罪,別管离谱不离谱吧,他们也不清楚元絳现在是什么情况,都是熟读律法的,这种堪比谋逆的罪行,如果坐实了,他们这些从犯,最轻的惩罚大概率也是要流两千里的。
这又让他们如何能够不怕呢?
陈斌自然也慌了:“王,王公,王安石,你休要信口雌黄,我几时囚禁上官,几时欧府主,几时使輒干他事了?你含血喷人!
王安石,我乃朝廷通判,你带领刁民携带武器来此胡闹,你现在无官无品无职无差,是要煽动民眾暴乱么?本通判可以使人去寻张都监率兵来砍了你们!事急从权,先斩后奏!”
王安石继续朗声道:“你们幽禁太守,逼迫元太守不得不以头撞柱,自戕以全清白,分明就是谋逆,现下元太守生死不知,你们又来坑害代行县务的权江寧知县,下一步呢?是不是要去拿上元知县去了?”
这话就没法接了,罪过也太大了,他们来缉拿王小仙分明是替富弼等几个丞相出头,说破大天,这是个贪腐和反贪腐的案子,就算他们是反派,是贪官爪牙吧,可这也只是一个贪腐的案子啊。
贪腐在北宋,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太祖倒是愿意杀贪官,太宗时也就偶尔杀杀,打从真宗开始,贪腐就已经越来越不是个事儿了,他们做了也就做了。
可这跟王小仙的权知县有个屁的关係啊!
先逼太守自戕,再抓代行县令,下一步呢?夺权江寧水师,拒长江天险自守,光復南唐么?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陈斌心知,王安石这纯属就是在扯淡,真要是写成奏疏的话,送上去,上边的宰执们也只会有一种你在侮辱我的智商的感觉。
他也实是不信,元絳会去撞柱自戕的,毕竟这人只是刚烈,不是疯症,臆症。
然而他不信,可耐不住有人信呀!
王安石这么咔咔地乱发大帽子,他身后跟著他出来的那些个衙役怕了啊,全都是从犯流两千里的罪过,谁又会不怕呢?
“冤枉啊,王公,我们,我们什么也没干,是听了都监命令来抓人而已啊,至於什么太守软禁,乃至自戕之事,吾等一概不知,小人,小人乃是上元县李家村村民,世代都是良民啊,哪里敢有半分从贼的想法?”
从贼两个字都出来了,明显这是个被王安石一通胡言乱语就给嚇破胆了的。
气得陈斌上前狠狠一脚就踢倒了他,破口大骂:“直娘贼,你长点脑子啊!听他这般的胡诌!元太守现已卸职不是太守了,王安石更是草民一个,弟兄们听好了,眼下江寧事,是我说了算,弓手何在,给我將这些暴动闹事的刁民拿下!”
眾衙役面面相覷之际,王安石却是哈哈大笑,道:“暴民暴动?好!知詔誥王安石今日率义民除贼!”
说罢,王安石却是沧浪一声,包括王小仙在內才发现他带著一把短剑拔了出来。
“武昌军节度推官王安国在此。”
“秘阁校理王安礼在此。”
“守选进士王安上在此。”
“守选进士王雱在此。”
一眾的王家人居然全都带著剑,而且居然也全都拔出来了。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应该说王家在整个江寧府来说,確实也都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世族阶级的了,不提王安石这个知詔誥,他的几个兄弟全都是进士及第,虽说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官,甚至还有的正在守选之中並未授职,可那毕竟也都是官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