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83章 超级变形的施耐德

第83章 超级变形的施耐德(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1878:美利坚头号悍匪 火影:带土重生,开局双神威 冰汽神座 全民求生:魔法废土世界的暴徒 末世:美女多多,物资无限翻倍 明主 养成后,她们都想要控制我? 四合院:开局获得一象之力 別惹我,不然给你道侣加好感点了 技能点满后,我成了万法真君

第83章 超级变形的施耐德

在整个二战的过程中,如果说谁是山炮中的六边形战士,那么就非法国的施耐德m1923式75毫米山炮莫属了。

它的口径是75毫米。

炮管长:1395毫米(约18.6倍径)。

放列全重:657公斤。

行列全重:677公斤。

高低射界:低轴-10°~+22°。

高轴 0°~+40°。

方向射界:左右各5°。

弹重:榴弹约6.33公斤。

榴霰弹约6.525公斤。

初速:榴弹约440米每秒。

最大射程:榴弹约9500~9600米(40°仰角)。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正常人的想法。

这样的山炮是绝对非常优秀的。

它重量轻,射程远,威力大。

它可以分解成十个大部件,除炮管外,每个部件重量控制在了六十公斤以下。

在骡马驮运的行军状态下,可以在山地丘陵地带快速行进。

它在二战中是射程最远的山炮。

小鬼子的九四式山炮虽然比他轻了一百多公斤,但是在射程却近了一千二百多米。

而瑞典的博福斯m1930和德国的gebg36,虽然射程和施耐德m1923比较接近。

但是他们的重量却分别比施耐德重了128公斤和五十八公斤。

这样在山地运输上,施耐德还是非常有优势。

可即便是这样,陈常在对于这款施耐德山炮,还是认为它有着非常大的改进空间。

在陈常在的眼中,施耐德最可取的地方,就是它的那个“可调式、空气液压驻退复位器”。

这款复位器的工作原理是。

在发射炮弹,炮管因后坐力后退时,炮管带动驻退活塞向后移动。

活塞后方的液压油被压缩到下方的储压缸。

储压缸内的活塞受到后方压力,向前运动。

但活塞前面是一个有空气的密闭空间。

活塞在向前运动的时候,空气被压缩。

通过液压油的传动和空气的压缩,来抵消火炮的后坐力。

当炮管的发射过程完毕。

压缩空气开始膨胀,这样又通过液压油的传动,再次使炮管复位。

如此往复,就完成了火炮的一个发射过程。

而且在炮管带动的,上部驻退活塞缸的最前方,还有一个可调节的进气孔。

通过调节驻退活塞的进气量,造成空气负压的不同,而调节火炮炮管的后退行程和压力。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巧妙。

再有一个,就是它的炮弹设计非常有特点。

相对于同时期其它75毫米山炮的炮弹。

它的弹体相对细长。

长径比在4.5左右。

而且它的头部弧高适中。

既保证一定的空气动力性能,又便于安装触发或延期引信。

与一些高爆弹的尖锐风帽形头部不同,也不像早期榴霰弹那样头部过钝。

属于是兼顾射程与杀伤效果的设计。

这两点是陈常在一开始,就准备把施耐德m1923,作为自己新研发的火炮基本参照物的原因。

但是,陈常在认为如果再经过一些升级的话,这门火炮将会变得更优秀。

现在陈常在手下虽然有了一定的工业能力。

但是他的工业体量,相对于小鬼子来说,简直是微小到不值一提。

如果小鬼子的工业体量是一个超级大企业的话。

那么陈常在这里,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小作坊。

虽然陈常在也是在努力的提升这里的工业能力和体量。

但是工业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

挖矿石炼钢铁需要时间。

把钢铁变成各种设备和工具武器更需要时间。

想要生产一把枪容易。

但是想要生产一万把枪,那就需要不断的积累工业基础和设备数量了。

这种工业体量的差别,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赶上的。

好在现在陈常在认为,自己在技术改变上,还是能够超过去小鬼子们一些的。

至少,在基础武器上面,陈常在还是有一些想法、办法和手段的。

他必须要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弄出来能够适应多种战场条件。

在局部战场中,能起到战术支点作用的,一款75毫米口径山炮。

它既要有山炮的灵活性,还得有野炮的射程和威力。

因为陈常在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和产能给他浪费。

所以如果能够做到一炮多能,才是他现在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就像是现在已经有了木制模型的,放在了机械厂火炮研制车间的里的一门模型炮。

1937年5月二十三日。

就在这个车间里,陈常在再次召集起来了与这门火炮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

比如机械厂的刘师傅,冶炼铸造厂的张师傅,精密件厂的吴师傅等等十几个师傅,和他陈常在学生中的技术领头人。

还有总部军械厂的赵厂长,以及总部弹药厂的刘厂长。

还特意请来了总部军械部的两位领导,以及曾经作为“步炮一型”步兵炮试炮员的两位老炮手。

车间中。

当所有人看到的这门,连油漆都没有刷的,还是木头本色的木制模型炮时。

都觉得这门炮的外形很精致。

但却不是现场这些人曾经见过的任何一款火炮。

陈常在也没有和大家卖关子。

而是直接说道:“诸位领导,师傅,厂长和同志们。

我今天召集大家来,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对我设计出来的这门新的火炮,从大家的角度来进行技术分析和定位。

我先介绍一下这门火炮的基础理论性能。

大家听完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门火炮,是我结合我得到的,现在世界上所有75毫米口径山炮以及野炮的数据。

在综合分析之后。

设计出来的一门,我称之为山野炮的新型火炮。

它兼顾了山炮的轻便,可拆解通过骡马运输。

也具有了与野炮支援火力相近的射程。

它的口径为75毫米。

炮管为21倍口径,长度为1575毫米。

整炮放列全长3.5米(驻腿放出)。

放列全重665公斤。

可分解为八个部分,进行骡马驮运,单个部件,最重的炮管部分重量为165公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青简史记 帝国大闲人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庆余年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