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不一样的九二式步兵炮(2/2)
这大大减少了驻腿的压力,也给我们加宽火炮的左右射界,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所以俞处长,你现在看到的这门火炮,虽然整门炮的样式和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差不多。
但是它除了炮管、高低机,旋转机和瞄具差不多之外。
其他的地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就是它的高低机和旋转机我们也做了改进。
可以让火炮的角度调整更平稳顺滑。
闭锁也更牢固。
可以说,如果我们这门火炮在和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对战的时候。
他们的炮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
说完陈常在拍了拍这门火炮上,那个小小的炮轮,接着说道:“就说是首发命中准确率,和连续射击的稳定性。
我们这门炮,就绝对要比小鬼子更好。”
俞处长虽然没有听懂什么v型波浪加强板。
什么z型揺臂轴。
但是他听出来了。
这门从陈常在这里走出去的火炮。
绝对要比小鬼子的火炮更轻。
稳定性更好,准确率更高。
这样一来它的威力也就更大。
不过这个时候,陈常在又说道:“不过这门炮也不是没有缺点。”
“哦,这门炮还有缺点?”俞处长问道。
陈常在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想要做出来什么武器,它都是在各种需求中去进行取舍。
那里可能百分百的那么完美呢。
这门炮的缺点就是,相对于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它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一些。
它的成本也比小鬼子的高上一些。
不过相对于这门炮的好处来说,这点我们认为还是能够接受的。
比如这个炮架的使用寿命。
我简单的进行了了一下计算。
在理论上,我们炮架的使用寿命,应该是小鬼子炮架使用寿命的三到四倍。
这样一来,从单价上来说,我们的炮架可能会比小鬼子的高一些。
但是从总的成本对比上来说。
我们的炮架可是便宜的太多了。
而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它的加工工艺,肯定就要比小鬼子的更高,也更繁琐一点。
可是我认为,我们如果现在去和小鬼子去拼产量,那是不现实的。
这是由我们的工业基础,和我们工业总体的体量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现在在面对小鬼子的时候,只能尽量做的更精。
尽可能的,在单体上挖掘出来每一件武器的潜力。
让它的单体尽可能的做到,在面对小鬼子相同级别的武器时。
可以做到一比二,甚至一比三的程度。
这样我们才能抵消掉一部分,小鬼子在工业体量上对我们的压力。”
说到这里陈常在又笑了一下,他想起来了小胡子。
于是他接着说道:“但是这种所谓的以精品打粗糙,也不是越精越好。
精品和技术难度,加工工艺,制造成本和产量,是紧密挂钩的。
越精致的东西产量越低,成本越高,工艺难度越复杂。
如果一味求精的话。
那么这件武器,在面对制造工艺粗糙,价格低廉,但是数量奇多的对手时。
就好像是一个拿着步枪的人,去面对一百个弓箭手,虽然步枪可以快速准确的杀死五个或是十个弓箭手。
但蚁多咬死象。
数量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能淹没质量。
所以这两方面也都是需要兼顾的。
偏颇与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将会带来失败。”
俞处长听后,极其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陈厂长说的对。
这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一到了极端,就必然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物极必反吗?
我想这在武器制造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陈常在也笑着说道:“是这个道理。
物极必反啊。
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就不是那些洋鬼子们能够理解的。
他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总是会走向极端。”
此时陈常在心里想的就是小胡子的武器精致主义,和老毛子的武器极简化。
这两个方向,不管向那边走到头,都是死路一条。
俞处长在参观了一下这门炮后,对陈常在问道:“陈厂长,你们今天会试炮吗?”
陈常在说道:“当然要试炮,这炮要是不进行测试,怎么去掌握它的弹道特性。
虽然在制造之前,我们设计时,也已经计算出来了它的基本弹道特性。
但必然还是会和实际使用时有一定的差异。
这些就是要通过试炮来调整了。
走吧,俞处长,我们去试炮场,看看我们的这门新炮,能不能带给我们点什么惊喜。”
俞处长在看到这门被两个学生用手拉着,就轻快的跑出车间的小炮。
嘴里不禁得啧啧称奇。
火炮他俞处长见过,虽然没有开过炮,但他可是推过炮的。
那火炮推起来有多沉,他可是深有感受的。
可是看着那两个陈常在的学生,好像没费什么力气似的,徒手就把这小炮给拉走了,也感觉到今天真的是开了眼了。
于是他向陈常在问道:“陈厂长,这门炮有多重?我看他们拉着怎么那么轻松。”
陈常在说道:“这门炮总重一百八十五公斤。
比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减重了约有百分之十三左右。
而且它使用的是橡胶轮胎,比木轮或是钢轮在行走上自然也就更轻便,动作更灵活。”
俞处长点了点头,也没在问什么。
试炮场上。
这门新出来的小型火炮的驻腿已经被打开,驻锄铲深深的插进了炮身后面的两个驻锄铲坑中。
炮身现在已经被放到了最低点,整个炮身几乎都快要贴到地面了。
炮管平直的指向了前方两公里外的目标。
那边有用石灰粉画出来的白色圆圈目标靶点。
“老师试炮准备已经完毕,场地已经清空,是否可以开始试炮。”
“开始吧”陈常在回答道。
“是开始试炮。”
说完,前来报告的试炮班班长,就跑向了炮位,大声命令道:“开始试炮目标两千米,一号靶点。
上榴弹,一号装药。”
随着他的命令,炮兵班的炮手,弹药手,瞄准手,方向机操作手也在大声重复,锁定目标。
“人员撤离,准备试炮。”
炮响,命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