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才留不住,但家里有矿!(2/2)
武田典厩便是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在川中岛之战中为了保护武田信玄的本阵战死。
而真田昌幸当年给真田信繁取这个名字,显然也是有深意的。
“好!”
“就让我们兄弟俩携手,将真田家的武名响彻全日本!”真田信幸高兴的伸出手,与真田信繁紧紧的握在一起。
在日本战国时代,家族和睦兄弟齐心才是能够发展壮大的首要前提。
像岛津兄弟、三好长庆兄弟、北条兄弟甚至是毛利家的俩川体系,都是一个大名内部稳定的压舱石。
真田信幸很庆幸,真田家在这方面的家风很好,否则要是像织田信长年轻时候那样“兄友弟恭”,那就真完蛋了。
“继续练吧。”
“哈!”
吩咐真田信繁继续训练,真田信幸进了城。
今年的年贡已经交上来了,相较于去年多了不少。
目前水内郡和高井郡都是真田信幸的领地,虽然分出了很多知行地给手下的家臣,但属于真田信幸的直领依旧不少。
去年估算的高井郡石高有一万两千石(指能收上来的税),今年直接来到了一万八千石。
算上水内郡的话,两个郡三百多个村,扣除军役免除的部分,一年上交的年贡可以达到4万石。
“主公,上杉家又来买粮食了,还是按照上次的价格出售吗?”一进入中野城的御殿,春日元忠便走了过来。
真田信幸从春日元忠接过上杉家的购买清单,简单看了一下之后回答道“还是原来的价格,不过不收铜钱,只剩金银。”
最近铜钱又贬值了。去年一贯永乐钱还能兑换4贯恶钱,今年直接跌到了一贯永乐钱兑换6贯恶钱。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上杉家正在疯狂的造币。
越后是有不少银矿的,而银矿往往都是伴生于铜矿中,所以提炼银子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铜被提炼出来。
上杉家为了搞钱,现在已经是不管不顾的架势了。真田信幸可不敢再收铜钱了。
“明白。”
春日元忠前脚刚走,平林正恒也找了上来。
“主公,按照你的吩咐,领内军役众手中的武器都统计完了,目前我们多出740柄长枪、69把打刀,110张弓。”
“具足方面,足轻的阵笠缺32顶,骑马众的胴丸和兜尚有150多件空缺,战马倒是多出来十多匹。”
这年头,想要当足轻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你至少要有一定的田地,能够负担的起整套装备才可以成为军役众当足轻。
而如果装备不符合标准,可以向大名租用,也就是“御贷具足”,不过往往租金都很贵。
真田信幸下令统计领内的武器装备,自然只包含了军役众,非军役众的农民、寺社手中肯定还有大量的武器。
但真田信幸可不敢搞什么刀狩令,《真田诸法度》颁布已经引起很多不满的声音了,要是再搞别的什么政策,那是真要爆发土一揆的。
“优先保证骑马众的装备,足轻的装备若是不够,可以去向别的家臣买或者换。”
“另外,别只把目光放在越后,上野甚至是美浓都可以派人去买。”
“美浓的森武藏守与我关系不错,武器装备在信浓贵可在美浓尾张就不一定了。”
这段时间虽然信浓还没有要爆发战争的迹象,可是关东、东海道、近畿等地的物资调动异常频繁。
真田家的忍者又不是吃干饭的,很多消息早就摆在真田昌幸的案头了。
明眼人都知道,一场大战马上就要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真田家也必须跟着做好战争准备。
“另外,出浦大人来了,正在谒见间等候,主公要去见见吗?”平林正恒刚走两步又折返回来。
出浦盛清?
真田信幸心中一动,莫不是金矿有消息了?
快步穿过御殿进入谒见间,真田信幸连忙摆手示意出浦盛清不必多礼,然后直接坐在了出浦盛清的对面。
“对马守,可是金矿的事情有眉目了?”
在真田信幸炙热的眼神中,出浦盛清重重的点了点头。
好!
这可真是孩子饿了娘来了。
现在不只是真田信幸,真田昌幸那边也缺钱。
真田家新的军役制度颁布之后,如果家臣们买不齐规定的武器装备,那就得真田家来准备。
否则总不能打仗的时候让足轻们光着屁股上战场吧?
所以真田家现在太需要钱了,而且还得是一笔快钱。真田信幸现在已经能充分体会到上杉景胜在春日山城的心情了,确实是火烧火燎的。
“经过忍者们的实地探查,金矿就在地藏山,而且很多矿石已经裸露在外,非常容易开采。”
听完出浦盛清的话,真田信幸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不过.”出浦盛清直接一个大喘气,“不过因为地藏山很高,而且冬季会积雪,气温很低。所以只有夏秋两季可以开采。”
“不仅如此,若是大规模派遣人员开采的话,肯定会被附近的上杉家察觉。”
“最重要的是,本家领内没有足够的有金矿开采经验的人。”
“金矿提炼的技术也没有。”
真田信幸的脸顿时僵住了。
出浦盛清说的前面两条倒还好,但后面俩条确实要命了。
以前甲斐的武田家领内那是有专门从事挖矿的金山众的,而且有大量的工匠和技术来提炼。
但真田家是既没有人也没有技术,没办法把金矿变成金子,什么都是白说。
总不能直接卖金矿吧?
那不等于直接告诉别人,我家里有矿,快来抢吧。
真田信幸人傻了,这到嘴边的鸭子总不能真吃不着吧?
“父亲怎么说?”
“主公的意思是先将消息封锁,暗中聘请工匠和矿工。”出浦盛清如实回答道。
真田信幸想了想,然后继续问道“对马守你见多识广,除了甲斐之外,信浓周围还能从哪里找到人?”
出浦盛清稍作考虑,便给出了答案。
“飞驒!”
感谢“孙季鹰”“圆先”的打赏,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