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上杉景胜想爹了(1/2)
第118章 上杉景胜想爹了
赤备队,是一种军队的编制模式,特点就是成员全都穿着红色的具足,就连旗帜等指示物也是红色。
由于日本战国时期通常使用的红色染料是昂贵的朱砂,所以一般只有家中的猛将才被允许穿着红色具足。
武田家的赤备队无疑是日本战国时期的绝对“顶流”,从饭富虎昌再到山县昌景,两代武田家大将直接让“赤备”成为武田家的专属名词。
事实上,不是说穿着红色具足就能被称为赤备。
赤备是一种作战模式,往往在战场上被当做突击队来使用,是大名手中的破阵利器。
一般能成为赤备的武士都是从家中挑选的勇武之辈,要么就是家臣的次子、三子等非继承人。他们往往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属于是精锐中的精锐。
真田信幸想要建立赤备骑马队并不是单纯为了整活,而是因为信浓这个地方是产马地。
虽然信州马整体不如奥州马,但这已经是真田家能利用到的为数不多的资源了。
麾下有一支人数可观的骑马突击队,对于真田家未来的战斗定然是能起到很大帮助的。
“赤备就是赤备,我们得让德川家看看,哪边的赤备才是真正的武田正统!”
说干就干,真田信幸立刻叫来了春日元忠,让他买一些朱砂并且联系一下附近的铁匠和皮匠,先把骑兵的装备搞出来。
信浓不像甲斐。武田信玄时期在甲斐种了许多产漆的树,这种漆可以作为染料,而信浓很少,只能买朱砂。
随后,真田信幸便回到了中野馆开始画起了草图。
既然是要建立赤备,自然要统一骑兵的具足。很快,一幅赤备具足的构造便跃然于纸上。
“真田兵库头大人这是在画具足吗?”
正当真田信幸埋头作画的时候,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在真田信幸的耳边响起。
不用抬头真田信幸都知道说话这人是谁。在这中野馆中,能够自由出入他书房的人除了小幸之外,就只有保科正俊了。
“弹正忠大人,你怎么来了?”
“刚刚听源次郎那小子说要搞什么赤备,正好我闲来无事,特意过来看看。”保科正俊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坐下。
七十几岁的人了还能行动自如,让真田信幸也佩服不已。
“弹正忠大人,你还是先帮在下将武田家此前的法度给完善了吧。”
“这都一个多月了,可不能再拖了。”真田信幸笑着说道,对于这个和真田幸隆齐名的老人,真田信幸还是很尊重的。
之前为了创建分国法,真田信幸找真田昌幸要来了好几个人,保科正俊便在其中。
一个月的时间,大体内容已经完工,现在就差保科正俊负责的武田家旧法度的完善了。
“老头子一把年纪了,有时候总忘事,这记性时好时坏的。”
“你瞧,刚才本来还想起点什么,被你这一打岔,又给忘了。”保科正俊半眯着眼睛靠在一旁,捋着胡须老神在在的说道。
真田信幸也是拿这个老头毫无办法。
论资历,人家是跟真田幸隆一个时期的武田家重臣。
论辈分,他孙子保科正光是真田信幸的姐夫。
完全得罪不起,而且保科正俊在信浓的名声很好,算是信浓武士都十分尊重的一个人。
不过真田信幸拿他没办法,有人却可以。
“既然弹正忠大人无事可做,不如在下让才藏进来再与弹正忠大人讨教一下兵法?”
听完真田信幸的话,保科正俊一激动,胡子都扯下来好几根。
“千万别,千万别。”
“这人实在太能练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可再禁不起折腾了。”
一想到当时自己刚来中野城之时,也不知道可儿才藏从哪里听到的保科正俊“枪弹正”的名号,非要来讨教一下。
保科正俊本来还很高兴,有年轻武士愿意向自己请教是好事。
但可儿才藏这个一根筋的,那是从早到晚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去找保科正俊。
可怜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那日子保科正俊想想都觉得可怕。
“放心,才藏已经被在下派去训练足轻了。”
“那便好,那便好。”保科正俊心有余悸的回答道。
说完,不用真田信幸再开口,保科正俊便拿起纸笔开始记述曾经的武田家法度。
武田家的《甲州法度次第》距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信浓国情。真田家自然不可能照搬其中的条款,但作为在信浓地区施行了数十年的分国法,还是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
保科正俊写的很慢,真田信幸也没有急着催。
中途真田信幸还去找了一趟春日元忠,把画好的具足图纸交给对方。
一直到天快黑时,保科正俊才终于将所有的内容写了下来。零零散散一共好几十条内容。
让人将保科正俊扶回房间休息,真田信幸打算来个挑灯夜战,尽快将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
晚饭是小幸送过来的,在得知真田信幸会忙到很晚之后,小幸自觉的一个人睡了。
一夜很快,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真田信幸也总算将认为有用的点都抄录了下来,总共分为四点:
1、诉讼方面。
核心内容是“喧哗两成败”。
所谓喧哗两成败便是规定,不管事出何因,只要双方发生争执之后引起了械斗,则参与械斗的双方都要共同治罪。
这种好处是尽可能的杜绝民间私斗,从而让领民们发生纠纷之后第一时间找武田家进行裁决,这样会逐步建立起武田家在领地内的绝对影响力。
2、宗教方面。
武田家法度明文规定,禁止不同宗教之间(针对日莲宗和净土宗)相互争斗以及辩经,这个举措是防止一向一揆的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