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密信(1/2)
孙权並没有过多追问科学的意思,但是对於“陆逊”所说的判断风向的知识,它记在了心里。
他打算等周瑜、程普等人来了再做定夺。
这些人资歷较老,常年在江上作战,想来是对风向、水文等方面颇有经验。
若是他们二人也都说会有东南风……
孙权思索片刻,隨后復又看向“陆逊”,问道:
“伯言,依你看,若是不刮东南风,我们又该如何破曹呢?”
“陆逊”稍作犹豫,隨后道:
“主公可还记得我逊先前说过的蔡、张二人?”
“其二人本就是被迫降曹,也许其本人或无有二心,但以曹操的性格,必然心存疑虑。”
“此时,若能得蔡、张二人平日手书为范,逊可仿其笔意,炮製一封二人与江东旧部密谋反正之信,信中暗藏唯有曹军高层方知之调度细节,再由一『恰当』之人,『无意间』送至曹操面前……届时,由不得曹操不信,如此,则此二人头,旦夕可致!”
李逍在说这话时,內心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是日后周瑜提出来的计策。
但,“陆逊”的脸上却並没有表现出分毫,不仅脸不红心不跳,还掛著一丝从容的笑意。
孙权闻言,眼中划过一丝精光,隨后面带微笑,拍了拍鲁迅的肩膀:
“伯言果真大才,若真能成此计,去此二人,如断曹操一臂!只是,何人可为使者?”
“陆逊”微微躬身,道;
“江东才俊,能言善辩者眾。然此行凶险,非胆大心细之人不可为,或可问计於子敬先生,其人沉稳,识人甚明。”
接著,李逍又將自己执导的火攻所需的准备、如何利用东南风、几时行动、以及后续追击曹操败退之军的路线全部在黏土沙盘上一一摸排。
其谋划之縝密,对细节把握之精准,让孙权嘆为观止,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
“天赐伯言於孤也!”
孙权激动地握住“陆逊”的手,“有卿此二策,破曹必矣!然,此计干係甚大,需绝对密谋,徐徐图之。今日堂上之言,已显汝才。擢升之事,孤心中有数。眼下,汝尚未有军功,先仍以令史身份行走,密筹此事。一应所需,可向子敬稟报,使其代为传达。”
“逊,定不负主公重託。”李逍躬身领命。
到了这里,他的整个谋划就完成一大半了,只要后续跟进不出现问题,他有信心,能拿到最顶级的奖励!
要知道,原本的陆逊在这场战役中根本没有任何画面。
但是他的存在,使得陆逊成为了近乎第一功臣!
这样一来,哪怕没有什么好的技能,单单经验也能给不少!
李逍可是听说过,若是能在秘境中取得sss的评价,一下就是一个亿的经验值!足够他升到57级一半有余。
心潮澎湃的同时,“陆逊”的脸上仍旧是一副谦逊、从容,悄然返回宴席,並没有什么异样。
午后再议时,孙权態度已然坚决,誓要联刘抗曹。
张昭等人仍旧认为不妥,冒死劝諫。
孙权当然不可能把他们杀了,便藉口散会,这件事情也就这么放下。
李逍心里却是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调子已经定下了。
这位未来的吴大帝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
之所以没有一锤定音,是因为他在等一个人。
同样的,他也想知道近日是否真的会有东南风。
纵使李逍言之凿凿,可毕竟只是他一面之眼,孙权万万是不敢全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