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战或和(1/2)
李逍粗略扫视一圈,当下有了定论,旋即走到角落里跪坐下,开始埋头疾书。
西曹令史,说白了就是会议记录员,平常充当文吏,不说实权,连话语权都没有。
但李逍心里很清楚,今天如果他真的一句话都不说,那他此次秘境之旅也就算走到头了。
不过,他还不急,他需要一个人给他做个铺垫。
果不其然,诸葛亮对面,张昭率先发难,言辞恳切:
“主公!今曹公势大,动以朝廷为辞,万不可正面相爭,今日若拒之,事更不顺。”
“且將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兼有艨艟斗舰千计,服以长江,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眾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孙权闻言不见喜悲,略作沉吟后看向另外一边的诸葛亮,淡淡道:
“子布所言不无道理,曹公已平河北,今復破荆州,威震四海。刘豫州新败,计將安出?孔明有何以教孤?”
诸葛亮轻摇羽扇,並不慌张,从容应道:
“亮却有一言,欲献於將军。”
“曹操之眾,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縞』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至於说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不足虑也。”
“今將军诚能命猛將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此言一出,孙权挑了挑眉,却並没有急著出声。
因为他知道,张昭等人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其实,他也不想投降,他心里也想与曹操决一死战。
但奈何他太过年轻,虽然靠著兄长的余威和自己的手段能够服眾,但是单凭他一个人还是有些勉强。
张昭效力江东多年,话语权极重,就算是他的这个吴侯也不得不敬他三分薄面。
所以,他在等,等周瑜。
作为除开投资人之外最大股东,周瑜的话语权无疑是要大於张昭的,尤其是在外事方面。
他已派人快马加急去请周瑜,现在,他只希望诸葛亮能与张昭多僵持一会儿。
张昭果然起身喝道:
“孔明!尔乃南阳一布衣,又怎知天下之事?你主刘豫州未得你时,尚据一新野小城,然而,自你归了刘豫州之后,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一路望风而逃不敢有丝毫懈怠,几无容身之地,可见,臥龙之才,不过戏言耳。”
李逍在一旁听得直摇头。
好一个张子布,自知势弱主张投降倒也就罢了,老年人怕死怕连累亲人,这不丟人。
但是这一大把年纪跑来人身攻击一个后辈,就多少有些不要脸了。
却见张昭继续道:
“你先前之言却又三处谬论。其一,曹公之陆军远来疲敝自然不假,然其势大十倍、百倍於我,百万之兵纵使疲敝,也非区区数万人可当。”
“其二,曹公之水师纵然不习,然原刘景升帐下之蔡瑁、张允二人与我江东对峙已久,其二人之实力亦不容小覷,加之曹公百万兵马,孰弱孰强已十分明了,至於尔说荆州民附乃逼兵势耳,却不见那刘琮携荆州之民自愿归降,莫非尔有疑於刘景升之名乎?”
“可笑!既然老先生提到曹操所谓百万精兵,我却要说道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