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许县危,荀彧谋(1/2)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荀彧,忽然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异样的潮红,好一会儿才平復下来。
“文若!”曹操见状,心中一紧,关切之情溢於言表。荀彧是他最重要的谋士,亦是他的挚友,若他有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荀彧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虽弱,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主公,昱与妙才之言,皆有道理。许县,確难久守。然,撤退,亦需有路可退,有地可依。”
他目光扫过眾人,最终落在曹操脸上,缓缓道:“彧,有一策,或可解眼下之困,更为我军谋一后路。”
“文若快讲!”曹操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急忙催促。
荀彧走到悬掛的舆图前,手指越过潁川,向南移动,最终落在了“淮南”二字之上。
“主公,你看此处。”荀彧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淮南,“袁术已死,其子袁耀,年未弱冠,懦弱无能,坐拥淮南富庶之地,却无守成之能。其麾下仅余纪灵、张勋等寥寥数將,兵马不过万余,且军心涣散。此前袁术称帝,早已失尽人心,淮南士民,苦袁氏久矣!”
他顿了顿,观察著曹操的反应,继续道:“如今,冉閔、吕布在北,大兵压境,我军困守孤城,进退维谷。与其在此坐以待毙,不若……挥师南下,攻取淮南!”
“攻取淮南?”夏侯惇眼睛一亮,“文若先生是说,我们去抢袁耀那小子的地盘?”
“正是!”荀彧语气肯定,“淮南地处江淮之间,土地肥沃,物產丰饶,更兼有淮水之险,足可倚仗。我军若能据有淮南,则进可窥伺徐州、扬州,退可凭险自守,休养生息,远比困守在这四战之地的潁川要强!”
程昱皱眉道:“此计虽好,然我军若弃许县而南下,冉閔、吕布岂会坐视?若其尾隨追击,又如之奈何?”
荀彧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答道:“此乃关键所在。我军南下,並非溃逃,而是战略转移。可分兵两部,一部精锐,由一员上將率领,星夜兼程,奇袭寿春(淮南治所),打袁耀一个措手不及!另一部,则由主公亲自率领,依託许县坚城,稍作抵抗,迟滯冉閔、吕布追兵,待淮南捷报传来,再且战且退,向南转移。冉閔、吕布虽勇,然其根基未稳,粮草转运困难,必不敢远离豫州,深入淮南险地穷追不捨。”
他话锋一转,拋出了此计最核心、也最大胆的部分:“而且,诸位莫忘了,如今扬州曲阿,尚有天子在!”
荀彧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陛下虽年少,然观其近日所为,发詔討逆,整军经武,又有诸葛亮、徐庶等俊杰辅佐,隱有中兴之像!其与孙坚,已成不死不休之局。我军若取淮南,与扬州仅一江之隔,正可立即遣使,奉表称臣,向陛下表明心跡!言明我等乃汉室忠臣,此前种种,皆为权宜,如今愿奉天子,共討国贼孙坚!”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气也愈发激昂:“陛下新立,根基未稳,正需强援。我军若携淮南之地归附,无疑是一大助力!陛下与诸葛亮,皆为明智之人,岂会拒之门外?届时,我等名正言顺,奉天子以討不臣,联合扬州,共抗孙坚!既可解眼下燃眉之急,亦可为將来谋一远大前程!此乃借尸还魂,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也!”
一番话语,如同惊雷炸响在眾人耳边。
厅內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荀彧这大胆而縝密的计划所震撼。
夺取淮南作为根基,然后向天子刘冲称臣,联合抗孙!这確实是一条在绝境中劈出的生路!
曹操怔怔地看著舆图上的淮南,眼中光芒急剧闪烁。他本性多疑,但荀彧的分析句句在理,切中要害。是啊,困守许县,只有死路一条。南下淮南,虽冒险,却充满了机遇。尤其是“奉天子”这一招,若能成功,他便能从“流窜军阀”一跃成为“汉室忠臣”,政治地位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足以抵消失去潁川的损失。
“哈哈哈!好!好一个荀文若!”曹操猛地大笑起来,多日来的阴鬱似乎一扫而空,“此计大妙!深合吾心!与其坐而待毙,不若奋起一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