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刘繇放权,徐庶举荐曲阿小將!(1/2)
诸葛亮知其顾虑,继续加码,语气诚恳:“使君明鑑,此举非为削使君之权,实为保使君之基业,存汉室之疆土!陛下曾言,皇叔忠义,国之干城。待平定孙坚,稳定江东之后,军政大权,自当逐步交还使君处置。届时,使君拥立、护驾、平乱之大功,彪炳史册,位极人臣,岂不更胜於今日困守一隅、惴惴不安?”
他停顿一下,拋出了最后的诱惑:“若使君应允,亮可请陛下即刻下詔,晋封使君为大將军,假节鉞,都督扬州诸军事(名义上),爵位更进一等!使君虽交出兵权,然名位更尊,且可免於战败覆亡之危,更能青史留名,此乃万全之策也!”
“大將军……假节鉞……”刘繇喃喃自语,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这个头衔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而且,诸葛亮的话句句在理,孙坚的威胁近在眼前,他麾下的军队確实问题重重。如果坚持抓住兵权不放,最终可能连性命和基业都保不住。反之,若交出兵权,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名位,还能藉助天子和诸葛亮等人的力量抵御强敌,保全自身……
权衡良久,刘繇脸上挣扎的神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又带著一丝决然的复杂表情。他长嘆一声,对著诸葛亮深深一揖:“先生一言,惊醒梦中人!繇为个人权位,几误国家大事!陛下乃天下之主,扬州兵马,自当由陛下统御!繇……愿交出本部兵符印信,听凭陛下与先生整飭!”
诸葛亮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面上却不动声色,郑重还礼:“使君深明大义,亮佩服!陛下与江东百姓,必感使君之恩!”
……
当刘繇亲自捧著扬州兵符印信,来到刘冲暂居的府邸,当著诸葛亮、马矩等人的面,恭敬地呈交给刘冲时,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到了。
刘冲强压住心中的激动,郑重接过兵符,对刘繇温言抚慰,並当即下达了他作为天子在扬州的第一道正式詔令:晋封刘繇为大將军,假节鉞,总督扬州粮草后勤及一切政务。
消息传出,曲阿震动。樊能、张英等將领初时惊愕不解,甚至心怀不满,但在刘繇的亲自安抚和诸葛亮、徐庶等人的暗中运作下,加之孙坚的巨大压力,这股潜在的阻力被很快平息下去。毕竟,名义上他们仍是汉臣,听从天子號令天经地义。
兵权在手,刘冲立刻行动起来。
在诸葛亮的规划下,徐庶、马矩、习禎等人具体执行,对原扬州两万兵马进行了一场雷厉风行的整顿。
首先,淘汰老弱,精简编制。將明显不堪战阵、年龄过大或体弱多病者予以资遣,发放钱粮令其归家,此举虽暂时减少了兵力,却提升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机动性。
其次,打破原有派系,混编重组。將来自不同將领麾下的士卒打散,与刘冲带来的数千荆州精锐私兵混合编成新的营伍。以荆州兵为骨干,担任基层军官,迅速掌控部队。
再次,设立都督府,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將,总揽军政谋划;以徐庶为参军校尉,负责日常训练及军纪;以马矩总管粮餉器械;以盖聂统领天子近卫並协助选拔锐士。
刘冲更是以身作则,几乎每日都前往城外的校场,观看將士操练。
这一日,校场之上,杀声震天。新编练的军队正在徐庶的指挥下进行阵型演练。虽然时日尚短,但混合了荆州老兵后,队伍的行进、转向、变阵已初具模样,比起之前的散漫涣散,已是天壤之別。
刘冲身著轻甲,立於点將台上,目光锐利地扫过场中。他看到有些新兵动作生疏,配合失误,眉头微蹙,但却没有出声呵斥。
待一轮演练结束,徐庶下令休息。刘冲却大步走下点將台,来到士卒中间。
他走到一名因紧张而屡屡出错的年轻新兵面前,並未责备,反而拿起地上的木盾和长矛,亲自示范了几个基础动作,语气平和地讲解要领。那新兵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