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 第四十三章 四大书会

第四十三章 四大书会(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吾非相,乃摄也 从绑定灵植到万法道祖 洪荒:师兄啊师兄,写日记就变强 假太监:从攻略皇后开始制霸天下 豪门爸妈被抢,奶团迷疯大佬全家 修炼一天抵百年,我肝成武圣 失业回乡,却加载了修仙系统 无敌了,怎么群友全是穿越者?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掏丧尸脑子后,我绑定了生子系统

弦月躲入云幃时,漕司衙门內,正有两位青年俊才对著方仲永摩拳擦掌。

此刻,方仲永坐在马车上,朝柳永问著什么。

“柳兄信中曾言及有书会,可是写话剧的地方?”

这个心头疑问,方仲永在读信时便有了,本想趁著浴足时问起来的,不想却因空谈“国家大事”而忘诸脑后。

印象里,他曾在一些文献里见过“书会”的记载,属於是民间文人文艺创作群体,说白了与现代写小说的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印象较深的,有九山书会、永嘉书会、元贞书会,包括这些书会所传世的小说、话剧、戏剧,方仲永都曾有所接触。

比较出名的有《张协状元》、《白兔记》、《荆釵记》等等。

方仲永並不確定认知里的“书会”是否与柳永信中言及的“书会”是同一物,故而有此一问。

只见柳永点头,又摇头,“民间確有一群落魄不第的文人,为了討生活而聚成课社,也有自称『书会』的、也有自称『社会』的、也有自称『行会』的,靠著编写故事为生,也为勾栏听曲之地编写话本,柳兄信中的书会则与这些民间团体大不同。”

“还请柳兄细讲。”

“恩......立国之初,各地少有官学,太祖下马而重文治,传授各地才学出眾者为『才人』、『先生』,希望他们创立书会暂代教化之职。

於是,各地书会兴起,而在福建,有一经学大家名为杨文逸,他与我父亲曾同为南唐旧臣,南唐降附后我父亲去了汴京,他则归隱山林,后创立了『文逸书会』,此时的书会仅堪教化之用。”

柳永顿了顿,接著道:“此种境况一直延续到真宗朝才有所改变,彼时官学、私塾、舍馆兴起,逐渐替代书会的教化地位,然而书会並不甘於寂寞,转而开始吸纳备考考生与落榜考生,以书会的形式资助有望上榜者,被资助者一旦榜上有名,他日做了大官后则回馈书会。”

王安石静静听著,忽然眉头一蹙,插了一句嘴,严肃道:“倘若书会中有多数在朝为官者,不仅可为所属书会谋福利,官场上亦能相互提携、照应,如此一来,可聚朋党矣!”

方仲永也听出柳永话中意味,书会所行之事,属於是提前投资潜力股,而书会成员一旦得到官身,回馈书会的同时,也会抱团取暖。

可如何保证他们对书会的忠诚度呢?

难不成是靠统一学术思想?

“柳兄,您说的杨文逸,可是『西崑体』泰斗杨亿的祖父?”

方仲永似乎有所印象,杨亿这个宋初大文豪祖籍便是福建建州,祖上也曾为南唐旧臣,自然而然联繫到了一块。

只见柳永頷首道:“恩?方老弟,这你都知道?”

果真如此!

方仲永灿笑道:“瞎猫碰著死耗子罢了,柳兄,您继续讲。”

柳永接著道:“当下,民间多书会,据我所看,文坛之中佼佼者唯有其四。”

柳永说著,伸出四根手指头,“其一,是福建的『文逸书会』,明面上为杨亿养子杨紘所有,实则掌控权已沦落到那钱惟演钱老东西的手中,总会早已迁去京城,而今留在北苑的分会虽还在杨紘掌控中,却已成不了气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反骨仔:打倒紫川秀,抢夺流风霜 巨星之路从表演绝活开始 让你替父从军,你却成了将军? 大医逆袭:逆袭20年? 面目 我与少年游 斗罗:武魂帝皇腰带,天道代言人 综网:从速刷打灰开始的战斗天选 重生2008:回到县城卖体彩 识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