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书圣观想(2/2)
羲之隨老僧入內,见案上烛火自明,展开书卷,墨跡竟隨月光流转。
至“行若流水”句,案前忽生细流,循字势蜿蜒;及“草若疾风”章,窗纸自破,落叶纷扬入室,聚成狂草之形。
夜半,羲之梦醒,见老僧立於殿前。
周身白鹤绕翔,羽间带露。
“吾书法不及右军,亦不及汝向道之心。吾可飞升,汝亦可成圣做祖,特传此卷。”
旋即,老僧与鹤俱化清光飞升。】
“这老僧飞升了?”
支遁略表惊讶,自己也听说过飞升成仙一事,可自从汉末,此等异人愈加稀少。
“应当是如此。不然我怎会叨扰。”
“那你又为何要喊上我的小徒弟?”
王羲之摸了摸脑袋:
“你这人呢,这性子,还能收徒弟?我就想看看谁要受你这气。”
“哼哼哼,真是拿你没辙。”
“所以说,我也给他带了份薄礼。”
王羲之將《书魂》递给朱云霞。
“此书不仅是书法之道,更是一种奇妙的观想之法。虽是辅助之法,勤练可以愈加沉稳空明,修炼起来事半功倍。”
朱云霞双手捧过《书魂》,素笺触手微凉,却似有暖流顺著指尖漫入四肢百骸。
他也没不客气,此等机缘,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每分每秒。
支遁敲了一下朱云霞的脑门:
“先別看了。还不道谢?”
“小沙弥一个,何苦难为他呢。”
“规矩就是规矩。”
朱云霞也只能先放下这本观想法,双膝跪地,重重叩头:
“谢谢师伯,將重宝相送,此等恩情,没齿难忘。”
朱云霞把《书魂》往怀里一揣,硬邦邦的纸页硌著肋条,反倒让他心头一跳。
“还不走?”
支遁已经拐过迴廊,木屐声敲得急促.
“今日经卷抄不完,明日罚你去劈柴。”
朱云霞赶紧小跑跟上。
他回想刚才王羲之出口成画。
这等法术居然没有引起支遁的惊讶。
看来魏晋时期灵气还未完全消散,术法也未断绝传承。
风流雅士,亦是靠著世家传授下的道法,千古长青。
第二天。
“智无,早课完成,抄经书的修行就免了。修炼你师伯给你的观想法。”
昨晚,朱云霞挑灯夜读,看完了《书魂》这本观想法。
看似与书法相关,实则只是用书法来检验修行的进度。
本质是道家头部七神的养生法。
引子第一段便是《黄庭经》原文: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閒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峨峰字罗千。”
第一步便是从头髮开始。
以精为根基,蕴养肾精。
肾精充足则毛髮荣润;若纵慾、过劳、久病等耗伤肾精,便易乾枯。
气为动力,流转血气。
若情志鬱结,或过度耗气,头髮得不到气血濡养,便会脱落。
神为主宰,定性凝神。
神乱则形散,若心神不寧、思虑过度,会扰动平衡,导致毛糙。
朱云霞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真意,修炼起来如鱼得水。
几日修行下来,他居然感受到了在世间流转的稀薄的气。
这些气缓缓在静脉流转,只是一瞬间便衝破了十二经脉的所有井穴。
这就是消失的灵气。
“师傅,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气感,玄妙空明,不可言说。”
支遁先是一怔,有些错愕。
朱玉霞不仅根骨奇佳,他身上还有著深厚的佛缘。当初自己把他带上山来,就是看中了他的天赋。
但不成想,他这么快就摸到了门槛。
尤其是在灵气极为稀薄的当世,难能可贵。
过去数年……
朱云霞睁开眼。
灵气已经能在体內完整运行一个周天,进入了炼气期。
他能明显感觉到灵气日渐稀薄。
怀中的玉佩再次亮起,將其带离了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