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剑道八境,师祖授法(2/2)
张陵闻言心头剧震,连忙跟著深深拜下:“弟子张陵,拜见师祖!”
一声慵懒的哈欠之声响起,紧接著一个竹节制式的酒壶突然被扔了出来,打在师父身上!
隨后一道不耐烦的声音从亭子里面传出:“我的好徒孙来了便是,你们两个混小子跟来做甚?不知道我老人家看见你们就烦吗?”
“一个嘛,早年浪跡丛、纵情尽欲,大好光阴尽付东流!嘿......人到了中年反而幡然醒悟了!”
“另一个嘛,是头倔驴,蠢驴!堪不破,放不下,终日耽於自责,却迟迟不敢迈出一步!”
“走,走,走!別杵在那儿碍眼!”
师父听闻此言,竟老脸一红,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而一旁的林师叔则面有愧色,头不自觉的低得更低!两人不敢有丝毫的辩驳,只好再次恭敬的行礼:“弟子告退!”
言罢便转身离去!只是在走之前,师父悄悄的將酒壶捡了起来,拔开盖子,猛的喝了一大口。而后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眼见师祖並未发现,又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却悄悄地將其別在腰间,开心的带走了!
走的时候,还频频回头,挤眉弄眼的给张陵比划。那意思分明是让张陵替他说些好话。张陵第一次见著师父这般模样,不禁有些哑然失笑。
“孩子,进来吧!”亭內师祖的声音变得温和慈祥。
“是,师祖!”张陵收敛心神,恭敬的走进亭子!
走进后,近距离的观看,师祖却不像他的言语那般厉害,反而十分隨和,鹤髮童顏,红光满面!一双眼睛清澈明亮,透露著一种洞悉世事的豁达!其神態跟师父陆云飞有几分神似!
他就隨意的躺在那蒲团之上,整个人却与天地浑然一体!张陵凝神感应,只觉眼前空空如也!而拂过的清风,流动的云,摇曳的竹影,一切的一切,仿佛又都是师祖!
张陵暗自心惊,不知祖师现已达到了何等的境界!
“嗯......根基扎实,剑心通透,剑骨錚錚......咦......甚至连紫府也开闢了,真是个好苗子!”祖师上下细细打量著张陵,却是越看越满意。
说到兴起之处,下意识地伸手往旁边摸索,想拿起酒壶润润喉,却不料摸了个空!这才想起,酒壶被他给扔了出去!
他瞥了一眼亭外,只见地面空空如也!低声笑骂了一句:“这没脸没皮的猴崽子!”
喝不到酒,他倒也不甚在意,接著对张陵说道:“好孩子,初次见面,祖师也给你准备了点小礼物!”
只见他单手隔空一点,一道流光瞬间莫入张陵眉心。
张陵只觉脑子“嗡”的一下,脑海之中竟凭空多了许多的信息!
张陵细细感受,这竟是一部剑道功法!名曰《昊阳真形剑》!此剑法共九层,至阳至刚,大开大合,刚猛无儔!与精妙灵动、变化无常的流云无相剑法截然相反!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济,方合大道。”师祖的声音带著浓浓的告诫意味,“你修行云之縹緲、轻柔,心藏剑之锐利,若再习得至阳至刚之法,刚柔並济,阴阳轮转,对你的未来之路,大有裨益。好生参悟吧!”
祖师所言极是,阴阳相济极为重要,这也正是道经反覆强调的至理!
张陵闻言深深拜服,“谢师祖厚赐!弟子定当勤修不缀,不负祖师期许!”
接下来,祖师便为张陵细细讲解、演示这门剑法。张陵的悟性惊人,在祖师的教导下,很快就把握住了诀窍,悟得一丝大日真意!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种种直指根源的问题。听得祖师频频点头,抚掌讚嘆,而后耐心的为他一一解惑!
而不知何时,师父又悄悄地摸回了亭子!他整个身子依靠在不甚坚固的亭柱上,双手抱胸,笑呵呵的看著这一老一少的授课传法!而林师叔则不像师父一般脸皮厚,只敢远远的恭敬的站在,目光灼灼地望著这边。
祖师对两人的去而復返浑不在意,依旧耐心的为张陵讲法。每每讲到兴浓之时,便会自然、嫻熟的將手递到一边。师父陆云飞见状则会化身成殷勤的侍从,麻利的將酒壶递上!
师祖接过,美美地啜上一口,继续讲解,师徒孙三人之间的氛围,竟有种说不出的温馨与默契。
传法完毕,师祖心情极佳,看著眼前天资聪颖的徒孙,又看著亭外的两位弟子,一时兴起,竟又开始讲起师父与师叔两人的糗事!什么“为博红顏一笑,勇闯秘境”“学艺不精却尤爱逞强”……直听得张陵哈哈大笑!
就连身立远处的林师叔,也被这和谐的气氛感染,不禁靠了上来!往日里的那颓唐的神色,也在不知不觉间冲淡了几分!
-----------------
《地物志·宗门篇》所载:无量山,峙於中土神州。其宗隱世,不履尘寰,棲身洞天福地之內,云靄深锁,仙踪杳渺,是为玄门十派之一!底蕴之深,传承之古,罕有匹者。
立派之基,系乎一卷《无量经》。此经来歷縹緲,神秘莫测,或言传自上古,或云天授神章,玄奥通幽,包罗万有。
宗门尊奉“道法无量,衍化万千”之旨,穷究天地至理,演法无有穷尽。核心功法,博大精深,名动寰宇:
《量天裁地诀》——丈量乾坤,掌御山河;
《无量剑经》——剑气浩荡,破灭万法;
《万化归渊经》——海纳百川,熔炼归一;
《无量光明法》——净秽涤邪,普照大千。诸法皆玄妙莫测,威能无儔。
……
其宗门之標誌为一奇圆,內敛如渊,外延若宙,收放无间,循环不息,正合“无量”真意,昭示大道无极。
门下弟子广眾,多秉性刚烈,嫉恶如仇。常负剑下山,游歷红尘,遇邪祟必诛,逢冤屈必雪,扶危济困,侠名播於四海。世人谓其“无量侠踪”,诚非虚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