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君:从三洞真经开始 > 第二十五章 心归安寧,道德之经

第二十五章 心归安寧,道德之经(2/2)

目录
好书推荐: 海贼:开局替身白金之星 从超女开始调教华娱 老太太重生八零,拋弃儿孙我享福 海贼:我真不想背刺啊! 人在超凡伪装学者,系统是密教? 笑傲从攻上华山开始 三国冰气时代 洪武:从心肺复苏救人开局 说好一起封印魔头你们怎么都跪了 青梧仙族

l柳依依眉头微蹙,显然也颇感不耐;石磊则努力瞪大眼睛,却忍不住偷偷打了个哈欠;苏锦雪手指无意识地绞著衣角...唯有李明心,似乎对这种刻板森严的规矩更能適应,神情相对专注。

“……最后,需谨记!”仪典长老的声音陡然拔高,將眾人有些涣散的注意力强行拉回,“大典当日,九山徽记旌旗招展,尔等玄青嫡传袍加身,万眾瞩目之下,一言一行,皆代表青玄门之顏面!若行差踏错半分,轻则受罚,重则褫夺嫡传之位!尔等可都记住了?”

“弟子谨记!”眾人齐声应道,声音带著一丝解脱般的疲惫。

当仪典长老终於合上最后一枚玉简,宣布讲解结束时,张陵只觉得像是打了一场大仗,精神上的疲惫感甚至超过了身体的消耗。

他隨著眾人走出仪典堂侧殿,踏出问玄山恢弘的殿宇群落,御起师父给的代步云梭,朝著云舒山的方向飞去。

夕阳的金辉洒落在绵延的云海和苍翠的山峦之上,为归途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晚风带著山间特有的草木清气拂面而来,终於將仪典堂內那股沉闷刻板的气息稍稍吹散。

张陵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著腰间玉佩的微凉和怀中古册的沉实,纷乱的心绪也在这熟悉的归途中渐渐沉淀下来。

云梭轻盈地降落在云舒山熟悉的院落前。

刚踏下云梭,一道鹅黄色的身影便如同归巢的云雀般飞扑过来,清脆的铃声叮噹作响,带著涤盪心神的安寧气息。

“小师弟!你可算回来啦!”陆青黛发间的九霄云铃隨著她的蹦跳欢快地摇曳著,小脸上满是明媚的笑容,似乎早已將之前的伤痛阴霾拋到了九霄云外。

她绕著张陵转了一圈,好奇地打量著他身上的玄青色嫡传袍服,“哇,这就是嫡传弟子的衣服?真精神!不过……小师弟你怎么看著有点蔫蔫的?是不是问玄山那些老头子太凶啦?”

她口中的“老头子”,显然包括了掌门和仪典长老。

“青黛,不得无礼。”温和的女声传来,师娘站在廊下,依旧是一身素雅的衣裙,面带温婉笑意,目光关切地落在张陵脸上,“陵儿回来了?脸色是有些倦意,可是今日领受服饰,仪程繁琐累著了?”

“师娘,小师姐。”张陵心中微暖,脸上也露出笑容,“是有些繁琐的礼仪要记,费了些心神,不碍事。”

“哼,问玄山那群老傢伙,就爱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排场!”杜衡懒洋洋的声音从旁边一株虬枝老松下传来。他依旧没骨头似的瘫坐在石凳上,手里不知何时又捏著几颗松子,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拋著。

“小师弟,甭理他们那套,记个大概意思就行,到时候跟著前面的人做,错不了!实在不行,咱师父打哈欠的时候,你就跟著打个哈欠,准保没人注意你!”

他促狭地朝正从主屋踱步出来、还伸著懒腰的陆云飞努了努嘴。

“杜衡!你小子又编排为师!”陆云飞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圆润的身躯裹在宽鬆的袍子里,睡眼惺忪,哪还有半点在大典上渊渟岳峙的法性真人风范。

他走到张陵面前,胖乎乎的手掌隨意地拍了拍张陵的肩膀。

“嗯,衣服不错,合身!器宇轩昂!像我年轻时候”陆云飞上下打量著自己的宝贝徒弟,满意地点点头,隨即又打了个哈欠,“累了吧?赶紧回屋歇著去!吃饭再叫你!別听杜衡那臭小子胡咧咧,大典那天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给咱云舒山长长脸!不过嘛……”

他贼兮兮地压低声音,“真要是记不住,就学为师,眼神放空,神游天外,只要动作大差不差,没人敢说啥!嘿嘿!”他挤了挤眼,一副“你懂的”表情。

师娘无奈地摇摇头,眼中却满是纵容的笑意。小师姐陆青黛则捂著嘴咯咯直笑。

看著眼前这熟悉又温暖的一幕,听著师父不著调却充满护犊意味的“教导”,感受著师娘的关切、小师姐的活泼、杜师兄的懒散调侃,张陵只觉得一股暖洋洋的气息包裹了全身。

祖师的警告、仪典的繁琐……所有沉重的、纷乱的思绪,在这一刻都被这云舒山上独有的、带著烟火气的温情所抚平。

“谢师父,师娘。弟子知道了。”张陵笑著应道,心中一片安寧。

他辞別了师父师娘和师兄师姐,转身走向自己那间位於竹林掩映下的僻静小屋。

推开木门,熟悉的淡淡竹香混合著阳光晒过被褥的味道扑面而来。屋舍简朴,一床、一桌、一蒲团而已。他反手关上房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

世界瞬间安静下来。

他没有立刻点燃灯烛,而是借著窗外透进来的最后一点天光,走到桌前。心念微动,那本紧贴胸膛、带著古老岁月气息的薄册,便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掌心。

书册入手微沉,触感非皮非纸,倒像是某种温润的玉石薄片叠成,却又异常柔韧。

封面上,三个古老扭曲、仿佛由流动的云纹与星辰轨跡自然凝结而成的篆文,在昏暗中散发著极其內敛的、近乎於“无”的微光。

《道德经》!

张陵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三个古字,然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

没有想像中的霞光万道、异象纷呈。內里的书页材质与封面相似,触手温润。其上书写的文字,依旧是那种古老而陌生的篆文,笔跡古朴自然,仿佛天成。

张陵凝神看去,奇异的是,当他目光专注地落在那扭曲的篆文上时,其意竟自然而然地流入心间,如同清泉流淌,毫无滯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並作,吾以观復……”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没有具体的修行法门,没有神通的施展口诀,没有境界的划分描述。通篇皆是这般阐述天地至理、宇宙本源、万物生灭、人心修持的玄奥文字。

讲的是“道”的不可名状,讲的是“德”的自然无为,讲的是清虚自守,讲的是抱朴归真。

字字珠璣,句句箴言。

张陵起初只是抱著研读祖师所赐秘典的郑重心態,逐字逐句地默读。

然而,读著读著,他的心神却不由自主地被那字里行间蕴含的至简至深、至广至微的道理所吸引。

那些纷乱的杂念、深埋的恐惧、对未来的忧虑,在这如同清泉流淌、如同大地般厚重的文字浸润下,竟奇异地、缓缓地平復下来,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拂去。

一种前所未有的寧静感,从神魂深处瀰漫开来,澄澈而通透。那是一种卸下了所有重负,回归生命本源般的安寧。

体內的“有无之核”命源核心,在这份寧静中缓缓旋转,仿佛也变得更加圆融內敛。泥丸宫中,《三洞真经》的经文烙印光芒柔和,与手中《道德经》的气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是月华初上。

清冷的月光透过竹窗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陵依旧沉浸在手中的书册里,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他並未刻意去记忆,但那些玄奥的经文却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入了他的神魂深处。

当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册时,张陵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眼中再无半分疲惫与迷惘,只剩下如古井般深邃的平静。

没有修为暴涨,没有顿悟神通,但他却感觉自己的心境,仿佛经歷了一场无声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固,更加澄明,隱隱触摸到了一丝与天地自然相合的韵律。

他低头看著掌心这本看似朴实无华的《道德经》,感受著它沉甸甸的分量。

这绝非仅仅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书!其清心安寧之效,或许只是其最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

祖师將此书“物归原主”,其用意之深,恐怕远超他此刻的理解。

小心翼翼地將《道德经》贴身收好,与那半枚温润玉佩一同紧贴心口。

张陵走到窗前,推开竹窗。清冷的山风裹挟著草木清香和远处瀑布的水汽扑面而来,夜空如洗,星河璀璨。云舒山在月光下静謐而安详。

七日之后,便是真正的册封大典。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凶险莫测。但此刻,张陵的心却异常安定。他不再仅仅是那个背负血仇、身怀巨秘的少年。

他是张陵,是云舒山弟子,是青玄门第四十七代嫡传。

道阻且长,然吾辈修士,当循道而行,守心如一。

他望著那轮皎洁的明月,目光沉静如水,又似蕴含著穿透万古迷雾的微光。

目录
新书推荐: 天影 青梧仙族 我在红尘求长生 拜见教主大人 长生仙族:从一次次丰收开始 西游:拦路人! 神道:从敕封火德星君开始 在末法南明志怪成仙 道君:从三洞真经开始 食气长生,我为妖庭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