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抽空约个会(2/2)
在出售《秋菊》版权时,他也在电影展上做了几笔交易。
买下《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版权,还有《性,谎言和录像带》港澳台地区放映权,交易价格为5万美金。
义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亚洲地区发行权,12万美金。
后一部之所以便宜些,原因是剧情太文艺,片子也太长,导演版《天堂电影院》时长高达174
分钟,导致很多观眾没有耐心看完。
国际片商对买下电影版权的积极性不高。
李茂森在买下版权后,也准备效仿哈维·韦恩斯坦,將电影重新剪辑一遍,时长儘量控制在两小时之內。
而他给出的理由也比较充分,国內审核制度太过严格,必须要刪改一部分剧情才能上映。
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听说之后也答应下来。
“李茂森,你看这篇报导。”
飞机上,巩丽拍拍他的手臂。
“你看得懂法文了?”
“不是,是港岛那边的报纸,我当然能看得懂。”
巩丽气恼地白他一眼,从前她鄙视李茂森没文化,是个粗鲁的莽夫,而这趟坎城之行,她因为不懂法语,几乎变成一个聋哑盲人,看不懂报纸,听不懂別人的话,太惨了。
她决定要好好学习外语,不然以后李茂森当面与外国女人调情她也听不出来。
“好吧,让我看看报纸上写了什么。”
李茂森揽著巩丽肩膀陪她看报纸。
港岛几家主流报纸也报导了《秋菊》在第42届坎城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櫚奖,巩丽荣获最佳女演员奖的新闻。
《东方日报》在头版刊登李茂森在坎城电影节领奖台上捧著金棕櫚奖的照片。
称李茂森导演去年凭藉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获得金狮奖,成为华夏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电影。
今年李茂森再次凭藉《秋菊打官司》获得金棕櫚奖,再次创造新纪录。
《东方报纸》夸讚他很有才华,是个天才导演,替华语电影爭光添彩,让华语电影在海外扬眉吐气,还建议港岛电影人向他学习,不要整天钻在钱眼里,被金钱和欲望腐蚀理想和心智。
该报也报导了巩丽成为亚洲地区第一位获得该荣誉的演员,夸她演技精湛,与李茂森郎才女貌,伉儷情深之类。
《东方日报》报导的內容相对积极一些,而娱乐性较重的《天天日报》除了报导《秋菊打官司》获奖的新闻,还转载许多欧洲媒体报导的內容。
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世界报》《费加罗报》《每日镜报》等报纸纷纷发文討论《秋菊的故事》获得金棕櫚奖的公正性。
《世界报》认为《秋菊》不该获得金棕櫚奖,称这是李茂森导演的阴谋,为了获奖,他在电影节期间不停搞事,多次控诉主办方不公平,对《秋菊》存在偏见,一度提出要撤出电影展。
主办方为了息事寧人,可能暗地里答应他某个条件,警如把金棕櫚奖颁发给他,如果这是真的,这件事对其他入围电影非常不公平,评审团在评奖过程中也不够严谨,建议政府部门介入,加强监督管理。
德国《每日镜报》则根据內幕消息宣称,在电影节期间,多家媒体反应《秋菊的故事》內容虚假,不是纪实类电影,而是一部为了宣传华夏体制优越性的政治电影。
法国文化部门要求电影节方面减少这部电影的放映场次,电影节主办方不仅不这样做,还把金棕櫚奖颁发给《秋菊》。
这个奖项是电影节主办方为了反对法国文化部门干涉的结果,而不是《秋菊》本该获得这个奖项,所以电影奖评选结果並不公正。
义大利《共和国报》也趁机宣拉踩坎城电影节,称坎城的评奖机制存在严重问题,不够专业也不够公平公正,与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差很远。
针对以上报导,坎城电影节举办方也站出来辩驳,声称电影评选过程公平公正,毫无问题,还提到《秋菊的故事》场刊分数3.1分。
这个分数由专业评审团、专业影评人团体,观眾评审团联合打分,十分具有说服力,《秋菊》
获得金棕櫚奖不存在任何问题。
评审团主席维姆·文德斯也在採访中表示,各个奖项都是由评委们投票得出的结果,《秋菊》
和《性,谎言和录像带》获得票数一样多,《天堂电影院》少1票,不然他们会给三部电影都颁发金棕櫚奖。
港岛《天天日报》在报导时,也转载了双方爭议的文章,还评价说法国文化部门与电影节主办方起衝突,《秋菊》坐收渔翁之利。
“李茂森,看完了吗,你觉得我们这次能拿到金棕櫚奖,是公正评选的结果,还是一场意外?
巩丽趴在他肩膀上问道。
“当然是评选的结果,维姆·文德斯导演说两部电影得票率一样,这就说明我们的电影获奖实至名归,没有任何问题。”
“好吧,我也没有怀疑,我只是太意外了,来坎城之前,我只是打算过来转转,没想过会拿到最佳女演员奖,更没想过与梅丽尔同台拿到这个奖项,太不可思议了,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巩丽开心抱住他的手臂摇了摇,还要咬他耳朵。
李茂森抓住她的手臂不让她太兴奋,“別晃了,你是开心了,可我一点不开心,我这趟过来本想拿到一座最佳导演奖,可惜他们非要给金棕櫚奖,说实话挺失望的。”
“哈哈,不著急,我们还年轻,想要拿最佳导演奖,未来有大把机会。”
巩丽像是哥们儿似的拍拍他的肩膀李茂森轻轻一笑,转头看向舷窗外,好像港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