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陶谦问策!(1/2)
徐州城外。
一身官袍的陶谦站在城门前的最前方。
身后分別是糜竺,赵昱,以及收到消息从丹阳赶来的曹豹还有从彭城赶来的臧霸。
文武分居左右两侧站在陶谦的身后。
曹豹还有臧霸两人都是陶谦手下统兵大將。
特別是曹豹本人,手中有六千丹阳兵,號称是荆州最强兵。
臧霸手中的兵马数量虽多,但是大多都是收拢的徐州还有青州两地黄巾组成的兵马,战斗力远不如曹豹手中的丹阳兵。
一身黑甲的曹豹仰著下巴,神情倨傲。
而臧霸则是低调的多,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仿佛此时此刻都与他无关一般。
就在陶谦一行人来到城门前不多时。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远处而来。
看上去不下千人之数。
队伍最前方一匹快马来到陶谦面前然后反身而下衝著陶谦拱手施礼。
“启稟主公,司马氏还有诸葛氏一行人已经来了。”
陶谦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身后的眾人一样笑著一抖身上的官袍道:“诸君,请隨我一同迎接。”
说著便率先一步朝著护城河上的吊桥走去。
为首的是两辆青盖马车,车幔绣著暗青色云纹,由四匹骏马拉著,步伐稳健。
马车之后跟著数十名隨从,皆是身著布衣,手持刀剑,神色警惕却不慌乱。
待车马行至城门下,陶谦抢步上前,不等车夫停稳马车,便高声朗道:“恭祖在此,恭迎诸葛公、司马公大驾!”
话音刚落,第一辆马车的车幔被轻轻掀开,诸葛珪弯腰走了下来。
他身著素色麻布长衫,虽无华饰,却浆洗得乾乾净净,面容清癯,颧骨微高,双目深邃,頷下长髯白,却梳理得整整齐齐。
若论家世衣冠,无论是琅琊诸葛氏,还是河內司马氏,都要甩陶谦一家十万八千里。
虽然陶谦如今乃是徐州牧,但家世不比官职。
今日陶谦看似风光,但司马氏还有诸葛氏无一不是在大汉影响非凡。
陶谦便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力道颇大,眼中满是真切的喜悦:“君贡驾临徐州,乃我陶恭祖之幸,更是徐州百万百姓之福啊!”
诸葛珪感受到陶谦掌心的温度与力度,心中一暖,连忙拱手还礼,声音温和却带著几分疲惫:
“使君不弃,肯收留我等亡命之人,珪感激不尽。
近日中原战乱不休,我与司马公带著家眷四处辗转,幸得听闻使君仁厚,徐州安寧,才敢前来投奔,叨扰之处,还望使君海涵。”
他说罢,又微微躬身,神色恭敬。
正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这点浅显的道理,诸葛珪自然清楚。
所以陶谦的姿態越低,诸葛珪反而越是客气。
“诸葛公此言差矣!”
陶谦连忙扶住他,摇头道,“乱世之中,能得贤才青睞,是徐州的福气。
你我皆是汉臣,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何谈叨扰?”
说话间,第二辆马车的车幔也被掀开,司马防走了出来。
他头戴远游冠,冠上缀著珠玉,身著青色深衣,腰间繫著一条白玉带,玉带上镶嵌著赤金兽首,面容方正,神色沉稳,目光中透著几分睿智。
司马防走上前来,与陶谦拱手相见,声音浑厚沉稳:“久闻使君仁德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我与诸葛公此次前来,不仅是为避祸,更是真心想辅佐使君,为保徐州百姓平安尽一份绵薄之力。”
陶谦拉著诸葛珪、司马防的手,不肯鬆开,连连笑道:“有二位贤才相助,恭祖如虎添翼!
快请入城,府中已备下薄宴,为诸位洗尘接风!
一路舟车劳顿,定要好好歇息一番。”
说罢侧身引路,做出 “请” 的手势。
糜竺、赵昱等人纷纷上前,与诸葛珪、司马防寒暄。
“诸葛公久仰大名,竺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糜竺拱手笑道,“府中已为诸位准备了上好的宅院,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家眷们尽可安心居住。”
诸葛珪拱手回礼:“子仲先生费心了,珪感激不尽。”
赵昱也走上前来,手持象牙笏板,躬身道:
“诸葛公、司马公皆是饱学之士,昱早有耳闻,今日能得二位教诲,实乃幸事。”
司马防笑道:“元达先生过誉了,我等不过是略通诗书罢了,日后还要多向先生请教徐州治理之道。”
曹豹与臧霸则走到隨从队伍旁,指挥士卒小心翼翼地护送眾人的车马入城,曹豹对著诸葛珪、司马防抱拳道:
“末將曹豹,负责诸位安全,若有任何需求,儘管开口。”
臧霸也頷首道:“末將臧霸,已令部下沿途警戒,二位放心便是。”
诸葛珪、司马防连忙回礼,感谢二人周到。
城门处早已准备好的鼓乐手见状,立刻奏响乐曲,鼓声雄浑,笛声悠扬。
陶谦与诸葛珪、司马防並肩而行,一路谈笑风生,向二人介绍徐州的风土人情,一派隆重热烈的景象。
入城后,车马沿著青石铺就的街道缓缓前行。
徐州富庶,虽然不及皇城脚下,但在大汉也是屈指可数。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肆、布庄、粮店一应俱全,商贩们高声叫卖,行人往来不绝,虽处乱世,却透著几分繁华。
诸葛珪、司马防掀开车幔,看著街道上安居乐业的百姓不禁称讚陶谦治理有方。
......................
半个时辰后,车马行至州牧府邸。
府门前红灯高悬,足足掛了数十盏,廊下侍女们身著青色襦裙,头梳双丫髻,手持食案肃立,身姿窈窕,面带微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